第20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
一個問題拋給袁博朗,袁博朗不再抱怨,而是細細考慮這個問題。
想讓花集安順利將軍權交出來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劉文嚴也沒這本事。劉文嚴雖然帶兵取得了金堯城一戰的勝利,但在之後花集安已將大權攬於一身。劉文嚴最多算是個過氣的主帥而已。
但這個過氣的主帥,卻擁有一大批的擁躉。在平定了突厥這一大患之後,原本會危害到皇權正統的兩個權臣,會在軍中斗的你死我活。那對於朝廷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最重要,還是調查清楚那傢伙,到底是活著還是死了。”
…………
長安城過秋以後的雪,時下時停一直持續了十幾天。
十月十四,袁博朗急匆匆進了皇宮。雖然這一天不是朝議的日子,但皇帝卻召集了六部的大臣到雅前殿議事,像這麼隆重其事召集六部,那一定是有關乎朝政大局的事要商議。
“那些毛還沒長齊的小子,一定是他們得逞了。”
從五月份科舉結束,皇帝在脫離了劉愈的控制之後,便一門心思投入到改革上去。
從土地稅收、勞役、軍餉,再到農業、商業、手工業,所涉及的方面覆蓋到百姓衣食住行,但因為所涉及的方面多,所要論證的地方也就多,使得這次改革一直處在準備階段。
一些守舊派的大臣以右相袁博朗和左相藍和為主,雖然對這次的改革頗有微辭,但他們還是沒提出太大的意見。主要因為這些改革的方面很多看似雷聲大,但雨點很小,不會動搖到國本,更不會傷及大地主和官宦的利益,相反在改革中就明確提出要增加官員的收入,類似於“高薪養廉”。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上任,燒把火也是應該。現在天下將定,以後國內也就沒什麼大的敵人,一些番邦和南蠻也成不了什麼事。國泰民安,對於當官的來說也是好事,至少以後可以安穩地處理朝政,重文輕武。
雅前殿院門口,左相藍和沒進去在那等候,見到袁博朗迎了過來。
對於現如今文官之首,左相和右相在朝中的地位不輕,他們甚至有權對皇帝所作的決定提出否決,當然這也需要一股勇氣,他們雖然有否決朝事的權力,但皇帝有罷他們相的權力。否決之前他們還是要先掂量一下。
“相國怎這晚才來?”藍和看起來有幾分緊張走過來。
“今天本相還巴不得不來呢!”袁博朗冷冷說道。
藍和自然知道袁博朗的冷淡不是針對他,而是針對朝中新崛起的少壯派,他也沒介意。
“袁相國,出事了。不是你我之前想的那樣,那些毛頭小子興不起波浪。這次議的是北邊的事。”
“北邊有什麼事?不會是劉文嚴沒死,又或者平了突厥?”
藍和無奈拉起袁博朗的袖子就往院子裡拽,道:“快進去吧,怕你沒來,皇上問什麼的話咱又沒商議過,不好應對。你來了就好了。”
“到底什麼事,先說清楚。”袁博朗本來對藍和就有芥蒂,此時有些不耐煩問。
他感覺藍和有些小題大做了。
藍和湊過頭,低聲道:“突厥那邊遞國書來了!”
袁博朗大驚失色,那花集安不是說不平突厥誓不回頭?這怎麼才一轉眼工夫,就讓突厥那邊遞來國書了?難道是突厥繞開了花集安所率的順朝軍隊,準備向順朝朝廷“求援”?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可就真是“天大的事”。被花集安知道那還了得?
“我也是找吳公公打探的,說是國書昨日才到。具體的還不清楚,不過照情況看,皇上也像是受制於人。據吳公公講,皇上昨晚見了國書一宿都沒睡,一個人在雅前殿裡。吳公公還說見到皇上獨自在抹眼淚。”
吳公公說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