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江邊有幾十裡遠,這士兵又是如何做到的?

城中喊殺聲逐漸升高,一場血戰,突然出現在建康城中,淮軍猝不及防之下,防備也不充足,而接連不斷的朝廷軍士兵如此從天上源源不斷地降下來!

孟褚良看著遠處不斷落下的黑色的影子,這些影子初期還是一個人在應對周圍的敵人,但他們很有序地往城中城門的方向聚攏,這應該是劉文嚴下達的命令,讓他們奪取建康城的城門,以便大軍可以入城。

“古有神兵,自天而降!”孟褚良悲涼地慨嘆了一句,繼而大叫道,“快去通知皇上,暫且迴避!”

孟褚良抬頭望著茫茫的夜空,在夜色之中,即便能升上高空,也難以準確地確定方向。他終於知道外面連天的煙花為何會那般燦爛,原來是劉文嚴利用秘密的情報人員,在城中燃放焰火,為天空中的部隊來指點方位。至於劉文嚴是以何種方法來實現的神兵天降,孟褚良一無所知。

城中的混亂一發不可收拾,這次朝廷軍的神兵部隊雖然不及守軍多,但畢竟是突然深入敵後的要害部位,手上還有強大的火器作為後盾,也逐漸在城中站穩腳跟。這些士兵從高空跳下來,用張開的布傘落地,有的運氣好,直接落在街道或是小巷中,又或者是普通農家的小院裡,只需要將身上的布傘剪開,他們就可以走上街頭往預設的目的地衝去,普通百姓見到他們從天而降,還以為是厲鬼降世,根本都不敢靠近。但總有運氣不好的落在淮王宮,遇到的敵人就會是數以十倍,要是落在水塘和河水中,再加上北方人不習水性,那隻能說倒黴。據說這一天,光是秦淮河上的花船,就幫忙救起了上百個落水的朝廷士兵。

建康城的焰火升騰並未因為神兵天降而中止,相反更多的煙花燃起,有不少士兵降落的時候都會先點燃一簇煙花,這是他們落地後的第一項使命,就是為後續的部隊指點降落的方向。而城中因為並未宵禁,街道上的百姓混亂也對淮軍平息這股神兵帶來了難度,到後來淮軍也漸漸發現,已經無法阻礙這支神兵的步伐,他們只能被動挨打,步步將防線從內城縮到外城城牆或是淮王宮。

淮王宮外的混亂情況很快蔓延到宮裡,此時酒宴剛還不過半,士兵的進進出出就讓那些士紳和富戶代表緊張萬分,心中猜測外面到底發生何事。按照道理,即便朝廷軍年後會開戰,但也不會到如此倉促的地步。在幾名從天而降的神兵降落到宴席的空地上,再笨的人也明白了,朝廷軍在上元節展開了一次特別的攻城。

雖然淮王宮的宮門已經關閉,但畢竟敵人是從天上而來,地面上的任何阻礙都起不到作用,宮門的關閉反而令倒黴落在淮王宮裡的神兵士兵做困獸之爭,手上的火器閃出火花,王宮的侍衛也有些慌亂無措,往往剛將幾個扎堆的神兵困到角落,背後又有一批殺出來,防不勝防!(未完待續。。)

第二百五十五章 滿城烽火(上)

整個建康城處在失控的混亂狀態之下。

因為從天而降計程車兵不能確定準確的方向,落到哪裡的都有,甚至有很多後背背的“包袱”打不開,直接摔在地面上摔死的。

城中的軍隊顧頭不顧尾,而城中的百姓基本有兩種反應,第一種是趕緊躲進家裡不出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然後求神拜佛保佑這些天兵是懲惡揚善的,不會與百姓為難。但還是有的百姓,在聽到街上有人喊“天兵來收拾謀反的淮王”的口號之後,從躲著的地方出來,或搶劫或偷摸或加入天兵的一方渾水摸魚,然後整個建康城就更亂了。

淮王宮裡也是一片混亂的景象。

宮門關閉,從天而降的“天兵”,令侍衛們自顧不暇,而原本參加宴會的官紳富戶代表,已經沒人理會他們的死活,他們尋找出路不得,已經加入了宮女和太監們四下奔走的隊伍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