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技術冠絕全球,奧地利在石油上完全可以擺脫對德國的依賴。雖然德國一直吆喝說,甩掉奧地利是甩掉了包袱。但是800年傳承的哈布斯堡還是德意志的一面旗幟,處於劣勢的奧地利有自己的突破,威廉二世和他的重臣們心裡面難免有些不爽。
至於匈牙利在1902年6月開出油田的訊息在威廉二世看來是壞訊息,雖然這些油田能夠讓奧地利的石油供應更加穩定,甚至在需要的時候補充德國的需求。
然後這位皇帝就表示要去奧地利見見他的表弟,和奧地利王儲對於當下的歐洲形勢進行一番討論。德國重臣們當然不會反對,留著這位皇帝在柏林也只是添亂。讓這位皇帝和他的逗逼表弟一起留在奧地利瞎吹,對大家貌似都是好事。
在海上的德國船隊當然不會知道皇帝陛下出行的訊息,它們一路向南,遇到了英國的船隊。這些英國船隊和德國船隊走到直布羅陀就分道揚鑣,向東進入地中海後穿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印度洋,最終把商品運到英國的殖民地印度。
德國船隊返回非洲港口,把船上的大票商品卸下,其中很多大件竟然是收音機留聲機之類的產品。過去幾年,大票的歐洲公司開始使用民朝的電子管專利,收音機和留聲機之類的產品開始爆發式增長。依照德國的山寨傳統,這些玩意的成本給壓倒最低。連喀麥隆和多哥等地的有錢黑人都能買得起,前提是這些人要住在有電力供應的城市裡面。
船上運來的東西中有些是頒發給喀麥隆等殖民地總督以及工作人員的嘉獎令,這些人在非洲的功績極為不得了,一年百萬噸的鋼鐵產量讓這些殖民地變成了德國經濟中重要一環。拿到了嘉獎令而無比歡喜的德國殖民地總督給德國中央回了一封電報,請他們感謝馬克思??韋伯先生。正是這位學者提出的經營管理學理念以及對非洲殖民地的定位,才讓德國殖民地官員找到了方向。
德國中央政府對這些回電心裡面嘆氣,因為這位韋伯先生本人在德國內務部門的黑名單上。曾經師從恩格斯已經是韋伯的重大黑點,在殖民地建議書裡面,韋伯的實踐基礎其實是‘土地國有化’。如果說這些還在內政部的容忍範圍內,韋伯跑去匈牙利考察,就給內政部一種是有些過線的感受。匈牙利是個邪惡的社會主義國家,是一個公開吆喝人人平等並且實施暴力革命的國家。歐洲上一個這麼吆喝的國家是法國大革命中的法國,然後歐洲各國組建了好幾輪反法同盟,好不容易才把法國掀翻在地。現在匈牙利只是背後有大國支援才沒遭到圍攻的命運,這位被稱讚的韋伯先生讓人很難相信他會持反對土地國有的政策。
韋伯先生倒是不知道自己被內務部盯上了,恩叔去世的時候他也是發殯者之一。匈牙利革命居然在幾年內成功,讓韋伯也嚇一跳。受到震動的德國學界組團考察,韋伯教授與德國一眾對匈牙利非常有興趣的教授們一起去考察。
教授們畢竟是教授,他們第一個訪問目的地不是匈牙利,而是直奔蘇伊士運河。兩條蘇伊士運河本身就是意味深長的存在。拿著恩叔寫的推薦信,韋伯教授還真獲得了民朝批准的採訪許可。
運河區是個軍事區,靠東的蘇伊士運河東邊是英**隊的駐紮區,靠西的新蘇伊士運河由民朝的軍隊控制。教授們都對新蘇伊士運河的規模十分感嘆,寬闊的河道上允許兩艘大型船舶並行,商船隊就如同馬路上的車輛般各佔半邊航道,在引水船隻的帶領下緩緩前進。英國人的蘇伊士運河同樣繁忙,限於航道寬度,明顯沒有這樣的效率。
兩條蘇伊士運河外圍的軍隊駐紮區,軍隊往來巡邏,給人的感覺比較緊繃。在兩條運河中的這片土地上就是另外的模樣,民朝與英國的駐軍看著很有點其樂融融的味道。那是一種精神上的體現,軍人們對邊界的看法非常和平,可以看到中**隊在維修邊界的護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