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尊重孩子的最佳對話模式(3)

“我最討厭的事情,就是爸爸媽媽偷看我的日記、偷聽我的電話。我覺得他們看我就像看賊一樣!這樣下去,我覺得自己和他們的隔閡越來越大,甚至不願意和他們交流了。”北京市一名初二學生如此訴說。

調查顯示,當孩子和同學聊天或者打電話的時候,有50%以上的家長會坐在旁邊聽甚至是躲在旁邊偷聽。“其實我和同學只是隨便聊聊天,但是看到他們在旁邊偷聽就是彆扭,所以每次打電話我都躲到自己的屋裡,把門關上。”一位女學生說。而孩子的家長也表示出自己的無奈:“她有什麼話都不跟我們說,這是我們唯一瞭解她的辦法。”

這個學生的心聲並不是個別現象,很多孩子在“隱私”問題上都深有同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獨立性的增強,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一些“秘密”,日記就變成了孩子傾訴的“朋友”。但很多父母以對孩子“負責”、“關心”為由,想方設法翻看孩子的日記,偷聽孩子談話,殊不知這些父母的做法卻正是孩子們最反感的行為。

父母應尊重孩子們的隱私權,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金伯利?肖內特認為:“青少年時期對隱私的需要超過他一生任何其他時期,甚至成年期,如果你認為隱私對你很重要,那麼它對你的孩子更重要。”

孩子需要有自己私人的時間和空間,家長應給予應有的尊重。在孩子的生活空間上應如此,在孩子的心靈空間和感情空間上更應如此。所以,不要輕易去動孩子抽屜上的鎖,因為它是用來珍藏孩子的“秘密”的,如果強行開啟,孩子的心靈大門就會從此對你緊閉。父母應該平視孩子,走近孩子,多與他們溝通,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解決他們的煩惱,給他們一片快樂純淨的心靈空間。

因此,作為家長萬不可採取偷聽(孩子之間的電話、談話)、偷看(孩子的信和日記)、偷察(跟蹤孩子,向孩子的同學朋友“刺探情報”),甚至打罵體罰、“刑訊逼供”等手段來窺探孩子、監視孩子和干涉孩子。否則,只能使家長和孩子間的溝通距離越拉越遠,甚至還會產生難以挽回的後果。

3.莫羞辱,尊重孩子的人格

一天,喬治教7歲的兒子凱利怎樣使用割草機。當他正在教凱利如何在草地盡頭將割草機掉頭時,他的妻子叫他接電話。喬治剛剛轉身,凱利由於控制不住割草機的抖動,把割草機推到了草坪邊的花圃上,所過之處,大約2尺寬的一片花草已被夷為平地。

喬治回頭看到發生的一切之後,非常生氣。這是他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好不容易侍弄出的令鄰居們羨慕的花圃。他開始對兒子吼叫:“你這個笨蛋,什麼時候能不幹這種讓人笑話的蠢事。”

這時,妻子很快走過來,把手放在喬治的肩膀上說:“親愛的,請記住,我們是在養小孩,不是在養花。”

花已經死了,還有被棒球砸碎的玻璃窗戶、被孩子不小心碰倒的燈以及掉在廚房地上的碟子,它們都已經破了,都已無法挽回。此時,我們不要再去打碎一個孩子的心靈,如果他們充滿活力的內心變得麻木,這種無法挽回的損失才是真正的遺憾。

可惜的是,在許多情況下,孩子有時出了差錯,常常遭到父母或老師的指責,甚至諷刺和挖苦。

“白吃了十幾年飯了。”

“你父母給你吃什麼長大的。”

“你多能呀!”

第2章 尊重孩子的最佳對話模式(4)

“你簡直是個飯桶!垃圾!廢物!”

敬愛的父母們,當你用這種諷刺挖苦的方式教育孩子的時候,你可曾想到這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你的孩子,即便他不像你心中想象的那般優秀,但記住:性格比成就更重要!健康的性格才是他一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