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很奇怪,幫他殺死這個匈奴的射箭手,是友是敵呢?如果是友,應該出來相見,如果是敵人,就應該站出來找他算帳。不過敢肯定的是,這個人絕對不是站在匈奴這一邊,否則他也不會殺死一個匈奴人。馬雲龍緊張的環顧四周,沒發現有任何人的蹤跡。當他回到原來地方,卻發現少了一匹馬,秦皇妃也不見了蹤影,他有了不好的預感,難道是皇妃又重新被匈奴人擄走不成?他頓時緊張起來。
他正胡思亂想著,卻聽到遠處一匹馬的馬蹄聲,由遠及近的向自己方向跑來。他擔心的秦皇妃意外的出現在他們的面前,表情很嚴肅。秦皇妃嚴厲的責問她的女兒:“為何不在大本營跟她的扶蘇哥哥在一起?卻要冒著生命危險來到此地,難道不怕出危險嗎?
小公主贏紫瓊委屈的表示,她擔心母親的安危,所以才鬧著跟蒙恬將軍出來,蒙恬將軍為了她的安全,執意不准她離開軍營。救母心切的她於是決定帶著小宮女兩個人偷偷跑出來,目的是想鑽進匈奴大營裡,營救母親。秦皇妃聽後,深受感動,不再追究指責小公主贏紫瓊,而是有些傷心的去看已經死去的小宮女,唏噓不已。雖然她跟小宮女是主僕關係,但由於長時間相處在一起,人相處久了,容易產生出感情來。
馬雲龍是明白了秦皇妃的舉動,她這一招純粹是三十六計中的“反客為主”她故意去遠了又折返回來。一來是可以避免剛才的難堪;二來是尋求馬雲龍的保護,畢竟這裡她不熟悉,亂跑亂竄容易出危險。馬雲龍隱隱約約的猜到剛才被殺死的匈奴射箭手,可能是秦皇妃所殺,這太不可思議了!一個長於深宮中的皇妃,居然通曉武功,看來這大千世界太奇怪了。
三人不再說話,一齊哀悼的把小宮女安放在馬背上,用繩子安放後,一起回到大本營埋葬。埋葬時,馬雲龍是無比的傷心,本來他並不認識小宮女,雖然與小宮女合過兩次體,但直到現在他還是不知道小宮女的姓名。他原想問小公主贏紫瓊的,後來想了想還是算了吧,人既然死了,知道了名字又有什麼用,徒留無限的傷感和遺憾,給活者的人帶來一生的痛苦。馬雲龍只是在埋葬小宮女時傷心,畢竟跟她合過體,算是一場露水夫妻,半路情緣。為她傷心痛苦的送一程,是應該的。
小宮女的墓碑上沒刻有名字,只是刻有“公主贏紫瓊為姐姐立”的字樣,這算是一個很高的待遇了,特別是對一個沒有多少身份地位的內宮小待女而言。
秦皇妃被擄的訊息,扶蘇並沒上報給始皇帝,他打算隱瞞這件事。匈奴這邊的當事人右賢王已經被殺死,知情知道俘獲一位漂亮的漢族貴婦人的隨從不多,幾乎在保護右賢王突圍時消滅貽盡,這事是可以隱瞞的,而他們這邊所知的人就更少了。所以扶蘇和蒙恬除了上報邊塞大捷,殺死匈奴右賢王戰報外,只上報了秦皇妃為追小公主回來,曾經到長城邊塞來過一趟的基本情況簡奏。此時秦皇妃和小公主必須得趕快走,否則會引起始皇帝的怪罪,母女倆來去匆匆,儘管有十分的不捨,但身不由己的沒來及向馬雲龍辭行。
本來母女倆想找機會向馬雲龍告別的,但沒有機會。因為馬雲龍並知道她們要速速離開,他去視察匈奴那邊的情況,他擔心匈奴人會報復,為儘量避免兩國人民的生靈塗炭,他拜訪結了盟的匈奴王爺打聽情況。才知右賢王這次的魯莽行動,引起單于的很大不滿,單于正忙著準備進攻大月氏國,根本顧不上這邊情況,也不敢在此時得罪大秦帝國,兩國在短時間內不太可能交戰。
母女倆找不出留下來的理由,小公主贏紫瓊哭鬧過,但她聽到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