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出來。
“老聶,你把能用上的燈都假設起來。我要一個……呃。怎麼說呢,非常平均地布光效果。在一個至少6米長,6米寬,4米高的空間裡。有問題不?”蕭永吩咐道。
聶信翻了翻白眼。蕭永的要求當然是沒問題的,也不看看他是誰,現在他作為蕭永攝影工作室的首席燈光師,這一次帶著一共四個技師一起來幹體力活。沒想到。蕭永一開口,還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這可是非常大的一個工程。聶信點了點頭,說:“給我……一個小時吧,你確定就在這個地方擺嗎?”
蕭永看了看周圍地景觀,似乎還算是比較搭調,在這一片湖邊的草地上,周圍還能看到挺茂盛的樹林,計算著景深和取景範圍之後,蕭永點了點頭。指著一塊空地說:“就這裡吧。”
要等一個小時麼?張宸旁敲側擊著讓蕭永來給大家開講座,關於如何在這種外拍中磨練技術。蕭永雖然並非從外拍這類活動開始磨練自己的技術,但對這種拍攝方式還是非常瞭解的。對於一個職業攝影師來說。掌握了基本的光線、構圖,什麼拍攝型別都差不多。結合著現場的情況,蕭永給大家解釋起他為什麼會選在這麼個地點架設燈光器材,他需要的是什麼樣的光、什麼樣的背景。在蕭永地眼裡,露天外拍沒什麼稀奇,無非是對光線的控制不那麼精確。更需要依賴現場的判斷而非事先地設計而已。然後,蕭永就大致解說了一下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照片,蕭永的創意並不非常奇特,需要的是全神貫注,是對現場光線的調控和捕捉。除去聶信佈設的那些燈光之外,蕭永還會用到若干個反光板,在現場形成對光線地完全控制。日光的角度在變化,每一次佈設好燈光,蕭永都必須在非常短的時間裡就按下快門。沒有人懷疑蕭永的技術。只是。大家想要看看他到底能夠讓照片的效果好到什麼程度。這種現場的觀察和學習,對於這幫影友們來說。是極為難能可貴的。太多人哪怕看到人家的照片,知道別人是用什麼鏡頭,什麼光圈快門的組合去拍攝,仍然不知道怎麼去複製出那種效果,但現場觀察蕭永地全部行動,再對比回頭拿出來地照片,那再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大概也就沒什麼可能學會了。
蕭永的整個拍攝過程如行雲流水一般,對模特們地指示簡單明瞭,毫不含糊。而這些模特素質好,和蕭永配合也足夠默契,大部分指令不需要重複,模特們自己就會將自己的精神和姿態調整到最佳狀態。蕭永的整個拍攝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就全部結束了。將存著照片的儲存卡隨手扔給聶信,招呼了一下那些模特們去吃飯,就愉快地走了。影友們一點也沒有責怪蕭永傲慢或者不重視他們,而是一窩蜂地圍在了聶信的電腦邊上,等著他開啟那些圖片。哈蘇加上五千萬畫素的數碼後背拍出的照片哪怕已經是頂級配置的電腦,開啟都費了一些時間。然而,隨著一線一線地檔案讀取,一張張照片呈現在大家的面前。而看著那些照片,明明這些模特都是平時看慣了的,也沒什麼看名人名模的敬仰,大寧靈石公園對於這些影友來說,熟悉得好比自家後院了,但偏偏這些內容組合起來,形成的照片,讓大家面面相覷不知道如何形容。蕭永在照片裡的用光非常怪異,他並沒有刻意去捕捉環境裡的光線,讓周圍的光線融合在他讓聶信做的布光裡。恰恰相反,他刻意造成了一種兩種光線不完全相溶的狀態,周圍的環境光,那一點點的橘紅色的斜陽像是一層薄膜,彌散在每個模特的身上,將她們包裹起來。這種光線的薄膜和那均勻的空間布光疊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非常獨特的效果。那些模特們的那極具表現力的姿態,在這些光線的襯托下,像是形成了一個個雕塑,而表面的光線,則為這些雕塑賦予了有些類似於金屬的質感。每一張都略有變化,像是這些雕塑在變換著材質,而這些模特們互相之間的站位不同形成的光影的縱深變化,則像是在闡釋人與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