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大廈搭建起來。在進行了demo演示之後,塔南召集的技術團隊很快就拿出了第一版修改出來的演算法和資料結構,而根據這套東西,他們很快就完善了使用者介面,建立了一套使用者可以自己新增和修正資料的半開放系統,隨即就邀請了影友團的成員們幫忙進行內部測試,還少量向外分發了測試帳號。

現在的這個平臺,被稱為FrameWorld幀世界”,這是個很有野心的名字,已經表示了這個系統將整個世界的各種活動凝固下來的遠景目標。但暫時來說,動態回放功能還很薄弱,但基本的上傳照片和設定照片拍攝地點和投影線的功能已經比較強大了。由於數碼照片的Exi檔案(注)自帶了鏡頭焦距資料,基本上上傳帶有Exif檔案資訊的照片,可以自動進行判定取景範圍,不用使用者自己去調整拍攝的錐形取景範圍了。另外,還有一個比較強大的功能,則是附加在這個判定系統的基礎上的。如果照片的Exif資訊和照片內容不符合,實際上系統可以自動進行篩選,儘可能過濾掉那些人工合成地照片。

由於這個“幀世界”的演示和內測版本還比較初步。整個系統的初始狀態只有光湧園區附近地幾條街道的三維地圖而已,其他地方的資訊,全都需要使用者們自己去完善豐富。另外。根據照片生成三維模型的功能也沒有怎麼進行完善,而是用了非常簡略的表述方式。在立體投影模型中,直接生成出來的投影裡,人和物看起來都像是薄薄一片剪紙,樹立在那裡,最多也就是根據觀看角度的調整,選擇不同的照片來剪紙罷了。。。 。。但是,在徵求意見地時候。這個明顯的技術漏洞卻被大家當作了特色,大家都對這種活潑可愛的另類造型十分喜愛。斟酌之後,塔南也決定,三維模型的計算不著急開發了上線,先就這麼用比較簡單的背景分理技術,把人和物從照片裡摳出來,變成剪紙樣的效果再說。

而這個系統的內測引起的轟動,卻是沒人想到的。園區內的立體投影是已經完成了,這毫無疑問,但隨著系統上線。以園區為中心,越來越多地街道塊面被豐富了起來。系統是半夜裡上線的,而到當天傍晚,園區門口那條街道就已經被完善得差不多了,不到一週時間,這個系統的版圖已經擴大到了小半個上海。其實,靠著參與內測的這些人,絕沒有那麼大的本事來完成這樣的大工程,但是,他們幾乎都不是一個人。影友團自然是玩得不亦樂乎。但造成更大影響的卻是那些外部力量。有三個拿到帳號的朋友在豆瓣上建立了一個我們的幀社群活動小組,很快收羅了許多網友參與其中,大家都紛紛拿出自己的相機乃至是手機,拼命拍攝著自己周圍地各種情況。並且進行詳細的說明。一個帳號背後,可能有多達十五六人在進行照片採集。一大幫人,使用的器材參差不齊,卻像是小孩子一樣分段包乾,一條街道一條街道地掃蕩,配合默契的話,一個這樣地小組一天能解決兩條街道。

參與這個“建設”活動的人越來越多,哪怕沒有直接使用這個系統。進入後臺上傳照片設定方向的機會。但瀏覽網頁的機會總是有的,看著一個城市的各個細節被豐富了起來。自己周圍的街道、社群都變成了可以在網路上游覽的十分有趣地場景,大家地熱情也就越來越高。一開始,網友們和攝影愛好者們還是按照自己的興趣,以及自己平時外出拍攝地方便來組織這類活動,後來,幾個小組在網上取得了聯絡,索性按照上海地圖來,一條條街道地進行補充,效率一下子高了不少。|| ||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至少上海內環以內的區域,基本都已經被搭建了起來。這其中牽涉到的人力物力著實不少,拍照固然是一方面,但更難的則是用虛擬的線條來把城市的輪廓勾勒出來,那是立體投影技術的骨架。好在,網路上的能人真多,有些人居然把一些建築物的三維模型或者是cad的圖紙搞到了,而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