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5/5頁)
章節報錯
他一句:“你不是也說過什麼:把明明是很複雜的事,簡化為追‘名’逐‘利’,未免太膚淺了嗎?現在又把兩個褡鏈說成‘責任’和‘道義’,豈不也一樣看相?”
羅白乃這回聳聳肩,吐吐舌頭,攤攤手,道:“道就是如此:說了不增,不說不減,說盡不滅,不說也罷。”
班師之見徒弟撐不下去了,也不為己甚,只自下咕咕的說:“我總覺得狗屎就是狗屎,垃圾也不外是垃圾,褡褳也不過是褡褳,哪有什麼曲折大道理!”
徒弟聽了,居然也沒爭辯,反而說:“你能這樣想,其實也悟了大道理。”
“三姑”纖瘦的身子卻執著沉重的禪杖,義無返顧的前行,去會合王小石,護送他們下東南。
他大概絕沒想到自己背上的褡褳居然成了大道如天,為此師徒二人,爭辯不已。
第十六章紅爐上一點雪
一自私、寫詩還是大公無私的大師?
一路上,八百里,佛法高深的三枯大師抑或是給羅白乃整治蠱弄得團團轉的三姑大師,都揹著兩口褡褳,跑在前邊。
前面有山賊,卻聽他指揮。前邊有盜匪,也先讓他給打跑了。
前頭若有道上的人物,自會為他開路;前方若有官兵,遇上這位秀氣大師沉重的禪杖,可謂倒了八輩子的黴。
這位“大師”像認識了不少綠林好漢,而一路上不管黑的、白的、官的、民的,對大師都不是聞名已久欽儀效命,就是聞名喪膽掉頭就跑。
所以,有他在,群俠的逃亡歷程,有了不少方便。
少吃了許多苦。
這大師卻吃得起苦。
太陽烈照,他光著頭,連笠也不戴一頂。
大雨滂沱,他也拒絕撐傘——連方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