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嘆息道:“我們也想平定此亂世,可奈何是寒門子弟,無進身之階,朝廷不用也。”
幫助朝廷平亂只是一個口號而已,秦小白的真正目的自然是為了招攬人才,如今見終於有人把問題問到根源上了,不由得大喜不以,於是連忙丟擲了他的真實目的,道: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這篇文章名為‘求賢令’,是曹孟德起兵之後,為求賢納才所頒佈的詔令。
其核心內容便是,無論是世家子弟,還是寒門士子都無所謂,全都唯才是舉也。
秦小白這次當著曹操的面再一次的抄襲曹操,結果曹操非但沒有告秦小白侵權,反而認為秦小白與他理念相同,是同道中人反而為秦小白鼓掌叫好起來。
而秦小白這個不論世家只憑才能的言論,顯然也會得罪不少世族。
不過對此秦小白卻是全然無懼,反正這些世族子弟他現在也招攬不來,得罪就得罪了。
至於日後麼,秦小白也從未想過要,要大利用這些世族的力量,雖然世族的力量在東漢是很強悍的,但卻也是一種束縛,玩來玩去最終只能害人害己。
東漢亡於世族的案例可能還不太明顯,但西晉就是實實在在的亡於世族了。
世族之所以強盛,無非就是掌控了人才這個大資源,然而秦小白對此卻並不感冒。
在頂層人才的層次,擁有天書人卷的秦小白可以自己召喚,基層的人才方面,他也可以自己培養,完全無需依靠世族。
所謂無欲則剛,只要秦小白不依靠世族,那些世族也對他產生不了多大的影響力。
當然,秦小白也不排斥世族子弟,不過前提是這些世族子弟要有真才實幹,且不得有世族思維,不是用世族的名頭混飯吃的,或者中飽私囊只想著自己的家族。
有千里馬而無伯樂,有才而無進身之階,無疑是一件非常壓抑之事,而如今秦小白的此番言論,相當於在黑暗之中,為他們開啟了一扇照入光明窗戶,頓時便讓下面的寒門士子都熱血沸騰起來。
再加上秦小白魅力值的優勢,和剛才許子將對他驚人的評論,瞬間便讓秦小白引得了在場八成寒門士子的心,過半的寒門士子當場便要求跟隨秦小白,建功立業,以安天下。
見秦小白一下收攬瞭如此多的人才,就連曹操對此都頗為眼饞,不過他卻也沒有什麼意見,因為他發現了荀彧、荀攸、陳群、戲志才四名大才,現在他吃肉,讓秦小白見喝點湯自然不會有什麼意見。
而在發現這四名大才後,曹操便全身心的投入到招攬這四人上面去了,其過程也是十分順利。
正如秦小白所料,四人中唯一的寒門士子戲志才,已經決定跟著曹老闆混了。
至於剩下的荀彧、荀攸、陳群三人,雖然由於東漢仍在的大環境限制,再加上世家的緣故,沒有立即投入曹孟德麾下,但也都對去折心不已,算是結下了善緣,一旦天下有變,想必這三人會立即投入曹老闆的懷抱中去。
總而言之,這次曹操的勢力,和潛力都極具壯大了起來。
而秦小白在哪兒喝湯也喝的不亦樂乎,雖然是名為喝湯,但實際上他的收穫卻相當不菲。
前來相投的文士有數十人之多,全部都是稀有的高階文士,甚至其中還有不少是英雄級n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