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卻是在此時念動功德無量功法,一團金色佛光擴散開來,一頁書簡狀影錄當空鋪展。

佛典之上,佛光隱晦,生澀的梵文印在其上,梵文浮動,恍若浮在佛典表面。

隨金色佛光緩緩震盪,漸有一朵金意火苗狀光亮升起,猶如一盞昏黃孤燈,緊隨著金色佛光搖曳。

更與下一瞬間驟然間綻放光華,照亮整個上空,金燦燦光芒一片。

師徒二人神情稍滯,便齊齊盤膝而坐,心神轉眼間沉浸,意識漸至進入一種奇妙狀態。

璀璨金芒在其周身浮盈之下,二人身形緩緩浮現半空,隨金芒汩動而漂浮不止。

他們漫身氣息也旋即進入儀靜體閒狀態,心境也隨之舒緩淡然,彷彿化為大地上一顆平凡石子,或者是天空中一朵雲彩,平靜而淡漠,注視著這片世間所發生一切。

功德無量功法所衍生佛門普渡禪光,本為天地間最強大蠱惑之術,但正宗佛家弟子感知其中,只會徒添諸佛慈悲智慧佛義加身,道德之力愈加精湛渾實。

二人周身氣息,早已為佛氣所洗禮,此等教化凸顯佛氣,與他們本身氣質融合起來,迅疾生得佛宗高義,給人一種神聖感覺。

妙法之樹所幻化無數玄妙字元,也自佛音詠頌中,散發出迷離金光,此類極致法則神輝籠罩一方天地,也絲絲縷縷沁浸二人體內。

有極耀目金輝漸自二人腦後彙集,逐做巨大太陽般璀璨光華顯現,光彩奪目間無形氣勢爆發出來,霸氣橫空出世。

光芒逐漸增強,使得整個空間都被光芒所籠罩,璀璨金芒在其周身浮掠生出,金芒中空間一陣扭曲,佛門普渡禪光轉瞬幻化為道道聲波漣漪震盪而出。

聲波震盪裡,逐漸有一道佛影浮現,更匯作實形盤膝於空際。

紅塵俗世禪意如花般霎那間綻放,汩汩暈盪出聖潔光芒舒緩四射,如一朵皎潔如玉白蓮花,佛端坐在上,慈悲為懷本相彰顯。

佛意滋生裡,焚香虔誠默誦吟章在耳邊極緩湧蕩升起,如時光流年般呈白潔花絮輕飄,似月垂幽簾,隱映美好景色。

二人周身便有凝結而出絲絲馨風漫灑,映照得朦朧一片,滄桑厚重其中浮顯,滿溢著佛家大慈悲特有氣質,透露著佛之本質。

禪道妙悟暈蕩而起,自不染世俗、無汙無垢禪氣中蓋世蒸沸,漸做勢騰,氣勢浩大,卻分外光明清淨。

智慧之光呈波紋般漣漪舞動出現,舒緩出無盡金色和暖光輝,一股玄奧力量隱隱散發之內。

便是不遠處劉君懷所在位置,也漫身濃郁檀香之氣縈繞,被淡金色智慧光輝籠罩,絲絲縷縷毫光刺目,照耀這片天地。

古老梵文繚繞如柳暗花遮,與四周紛紛揚揚灑下佛光普照共映奇光,令得三人身上,每一個毛孔均有細微金色漩渦顯現。

金漩撩起勢態,道道法則烙印種入其中,彷彿是巍峨山嶽般凜然乍現,使得他們周身氣勢漸趨宏偉。

一方空間虛空忽生白熾通徹光芒,如同潮水一般流溢乍放,盪漾出道道光暈。

由此而生髮汩汩暖暖,粘稠如液體將各人包裹,使得他們身心無限接近佛光,貼近至善,融入功德,妙法流匯於自然。

從而與自然合在一起,成為一體,自然就是我,我即是自然。

那一刻三人身影都在漸漸虛化,與大自然融合在一起,迴歸心靈質樸,在靜中見真意,在淡中識本然,於繁華處獨守清涼,於紛蕪處靜心養性。

三人周身光耀依舊,獨屬詮濟法師身畔最為閃亮。

他沉浸半聖境界已久,修為在有提升需要一個契機,此時妙法之樹炫音灌注,與功德無量功法金光佛義籠罩,便是此等契機降臨而至。

音波已在他識海內化為滔天巨浪,衝擊得漫身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