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天地大劫。天師府,亦俗亦教,數萬年世家傳承,便是與此地仙俗混雜聚居狀況無限契合。”
“非敬無以立德,非忠無以事國,非孝無以事親,天師一門強調的便是誠敬忠孝。縱觀張天師一門興旺軌跡,維護一個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忠婦信,兄敬弟順,實際上即為此般傳統。”
“古籍中天師府正對為玉皇殿,乃是歷代天師辦公之地,如今此地供奉天師府,早無玉皇殿等神殿承應,應該便是天師後人私邸。”
眾人圍作一團,均在傾聽幾人間各種推測,即是生性活潑好動如沈多多、吳碧妮,此刻也是一副凝神狀態。
此處天師府明顯為典型道家建築,重簷丹楹,彤壁朱扉,此間面積千丈,祀神、修道、傳教以及舉行齋醮等祝禱祈禳儀式相關,一應俱全,雖不似正宗道觀那般分門別類,倒也各式齊備。
此等狀況,也僅有家族狀態存在,便如山居修道者,方興觀舍條件不足,多棲深山茅舍或洞穴,建築簡陋。
劉君懷卻是不明就裡,他忍不住出聲問道:“又怎知不是天師府切實存在之地?觀其匾額楹聯,分明為正宗天師府祖庭題牓!”
老管家笑道:“真正天師府,亦或是各地天師道觀社稷,均有嚴苛規範。張天師就此所頒立天師治,僅是面積便有嚴格規定。地方八十一步,法九九之數,且唯昇陽之氣所在。”
“拋開此方面不提,道觀完整佈局,多數採用傳統四合院型別,且往往是一連串四合院制度。其特點是沿一條中軸線有次序、有節奏地佈置若干進四合院,形成一組完整空間序列,你又見此地哪裡有半點類似?”
“而且明文規定,治正中央名崇虛堂,一區七架六間十二丈,開起堂屋,上當中央二間上作一層崇玄臺。當臺中安大香爐,高五尺,恆香。開東西南三戶,戶邊安窗。”
“七間十四丈七架,各有分明,東南西北門屋,號稱二十四治,各各如此。天師道觀建築儀禮相當規範化,不僅具備相當規模,且趨於定型。因此,仙師進如此內,才一語道出為天師後人起居修煉宮殿。”
劉君懷不禁又是面紅耳赤,他重生後,對於此間星域基本知識瞭解相當貧乏,今日裡有口處此等稚嫩之問,著實令他羞愧難當。
一旁沈多多口中低聲嘟囔著,“這是尋常道觀均有的常識性認知,君懷哥哥卻是連這般淺顯都不識得,實在是奇怪得緊!”
她語氣雖然微不可聞,在現場諸位仙人耳中,卻是能清晰聽分明,不由得令眾人一陣鬨堂大笑。
他們均覺得,到底是有一處認知,令劉君懷這個妖孽般存在露出馬腳,眼望得劉君懷一副侷促模樣,眾人心內頗為受用。
為避免自己徒弟再多些尷尬之意,樂聖仙師岔開話題:“修道方法有很多,如祈禳、存思、養性、內丹、外丹等等。但無論用哪一種方法修道,無非是求清靜無為、離境坐忘,都需要安靜,不受外界干擾。”
“張家後人為避開嘈雜坊市般紛擾,與這般地下修建此等建築,所為亦為極力營造洞天福地境界。自然集天地靈氣於滿堂,更有張天師所持有之物散發高德之氣,正是休養生息之妙地!”
他口中所講張天師持有之物,便是此間所透發抱德煬和氣息,也只有如張天師那般存在,才可有此等厚浸平和道德氣息生得。
聞聽此言,劉君懷眼神便瞥向殿堂當中所擺放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設著大鼎高懸一白玉比目磬,旁邊掛著小錘。
三件單獨物件,各自有不同空間禁制籠罩,這滿堂檀香般高德之氣,便是由空間禁制一線縫隙所流轉出來。
察覺劉君懷眼神所向,樂聖仙師也轉移視線,以他空間法則感知,僅能望及內裡有物,並不能有明顯顯示。
而像是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