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帝掃了一眼文武百官,繼續說道:&ldo;哼,最近竟然還有父母官為寡婦請立貞潔牌坊,依朕看,這般數祖忘典之人,恐怕也當不好這個父母官。&rdo;
這話音一落下,朝廷上的文武百官便知道此事有了結局,他們原本還覺得趙九福說得驚世駭俗,不知道的還會以為這番話是女人說的,這會兒卻紛紛點頭稱是。
這一場唇槍舌戰開始的莫名奇妙,牽連出許多人,最後卻結束在皇帝的三言兩語之中,那段御史顯然是討不到好處的,甚至近些年民間漸漸興起的守貞守寡之風也得到了遏制。
一直到文武百官離開朝堂,他們才恍然想起一件事,那就是當今皇帝的親生母親可不就是二嫁之身,因為此事當年皇帝沒少被非議,而那位老太后更是一輩子吃齋唸佛,一直到去世也沒有回到皇宮,只是事情過去的太久,以至於他們都開始忘卻了。
第180章 番外篇 溫柔
守我之分者,禮也;婦之所貴者,柔也。有德者,年雖下於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雖高於我,我必遠之。處世無私仇,治家無私法。‐‐尤氏家訓
這是溫柔從小到大熟記於心的尤氏家訓,尤氏是一個古老的家族,在前朝時期便紮根金陵,歷經兩朝變動依舊挺立不倒,可見其中的厲害。
小時候,溫柔也是認同這家訓的,比起大周建朝之後新起來的家族,尤家更加的傳統,更為在意家族的名聲,女子的清白,尤家無二嫁之女,也無不法之男。
溫柔曾不止一次見過開祠堂請家法的場面,作為女子她並不能踏入祠堂,只能遠遠的觀望,但那種慘叫聲帶來的恐懼一直壓在她的心底。
在白髮蒼蒼子孫滿堂的時候回鄉一生,溫柔只覺得自己的一生可以分為截然不同的兩部分,一部分在金陵,一部分在陳家村。
在金陵的時候,她是尤家嫡出的大小姐,是白家未過門的媳婦,身份貴重養尊處優,是一朵被尤家養在深閨,從未經歷過風吹雨打的嬌花。
若是她的母親沒有因病去世,她沒有守孝三年的話,或許一輩子就會如自己的母親一般度過,聽從父母之命嫁到白家,當一個合格的主母,為白家打理內務,為丈夫打理後院,說不定還需要照顧他的妾室和庶出的子女。
那時候的溫柔其實並不排斥這樣的未來,她身邊的所有姐妹都是這般的,祖祖輩輩的女人也是這般過來的,甚至連親生母親都說過,白家家風清白,白家公子是個頗有出息的人,將來她嫁過去不算委屈,只要恪守妻子的本分就是。
曾經的期待,對未來日子的盼望,卻在那一日戛然而止。
母親的去世讓她痛徹心扉,而父親竟然在短短一年之後就再娶,另一個年輕的女人進入了尤家,就住在母親原來的院子之中,似乎一夕之間就取代了她的母親。
那時候的溫柔不知道要為死去的母親痛惜,還是為這個可憐的年輕的女人感到悲哀,她只知道一夕之間自己的世界都變了,曾經看不透的事情,似乎也能看懂了。
隨之而來的一切就像是噩夢,讓溫柔的世界支離破碎,如果說在山賊手中的那幾日是人間地獄,那麼被救回來的她就如同身處惡鬼之間。
即使她明明盡力的反抗了,甚至為此不惜毀掉了容貌,但在所有人的眼中她還是一個罪人,甚至連她的親生父親都痛罵出生,怪她沒有索性死在了山上一了百了。
原來她竟然還不如死了嗎,溫柔那時候覺得,也許她真的直接去死才是最好的,也許她死了,就不會給尤家帶來汙名,也不會拖累自己的親哥哥。
白家那位有出息的公子立刻就退了親,沒有人去譴責他,有的只是對尤家的責怪,甚至一度傳出是溫柔自己不檢點,才引來這場禍事的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