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老大夫妻就更不錯了,嚴玉華想著,若是前頭幾個嫂嫂都跟小陳氏這般,她倒是不用擔心妯娌關係了,雖說不需要住在一起,但大家和和睦睦自然比鬥雞眼強。
當然,等不久之後嚴玉華見著其餘的幾位嫂子,就知道一樣米養百樣人,老趙家的媳婦有小陳氏溫柔這樣的,自然也會有丁氏鄧氏那樣的。
等到第三日趙九福送了嚴玉華回門,這剛回來老趙頭夫妻就提出回鄉的事情,倒是讓趙九福也有些觸不及防,畢竟他雖然知道爹孃要回去,但怎麼也得多住一段時間。
但老趙頭夫妻卻堅定的很,這邊婚事也結束了,算算他們出門都半年了,再不回去的話連秋收也趕不上,他們留下來也沒有其他事情,還不如早早的回鄉呢。
第158章 衣錦還鄉
趙九福勸不住爹孃,想了想索性與嚴玉華商量,能不能直接陪著他們一塊兒返鄉。
按理來說殿試得中,確定好入朝為官的職務之後,官員是可以請一個回鄉探親的假期,短則半個月,最長則是兩個月,按照距離趙九福就能請兩個月,他至今還未請過。
古代做官在外地的多,官場也並不是完全不通人情,其中便有規定官員省親制度,其中官員父母離官員任職地三百里之內,三年探親一次,假期二十天;如果官員家中無父母,五年給探親假一次;去探望家族中的其他尊親,時間為十天。而父母若是在三百里之外的,那個探親假就能有三十五日,中進士之後的第一次,則最長能有六十日。
雖然如此,但實際上距離超過三百里之外的,就算是有三十五日的假期想要來回也不容易,許多外地為官者依舊多年不得還家。
所以大部分人都會抓住第一次機會,畢竟這一次之後再想要回家,就得看你就任的地方遠不遠,能不能在探親假期間來回了。
其實從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的時候,就已經有人開始陸陸續續的請假還鄉了,只是那時候趙九福正在商量婚事,老趙家的人也說好了要上京,趙九福就暫時沒提這事兒。
如今趙家人要回去,趙九福琢磨著自己若是請假回鄉的話,一來是可以帶著嚴玉華見一見家鄉的親戚,二來也能順路送爹孃回去,更能安心一些。
這樣一舉兩得的事情,嚴玉華自然不會反對,甚至她還希望能快些走,這般一來她就不必勉強自己去參加嚴玉婷的婚事了。
雖說她不在乎祿國公府的婚事,但每次看著那母女倆得意洋洋的樣子,她心裡頭也膩味的很,還不如回去夫君的家鄉看看他從小生長的地方。
嚴玉華不反對,趙九福利索的就把請假的事情辦了,等快要出門才反應過來那邊嚴玉婷的婚事就在眼前,這個不怪趙九福記不得,實在是嚴家並未大張旗鼓的通知過,顯然預設嚴玉華會傳話,白氏就把趙家給&ldo;忘了&rdo;。
這次回鄉與以前都不同,趙九福不但帶著內眷,還得帶上許多禮物,畢竟到時候光是給侄子侄女的見面禮都不少。
不過幸虧此次壓根不用他操心,嚴玉華對料理家事十分有心得,乾淨利索的就把東西整理的妥妥帖帖,連老陳氏都暗地裡誇道:&ldo;不愧是大戶人家出來的,這能幹的勁頭比我都強。&rdo;
知道趙九福的擔心,嚴玉華笑著說道:&ldo;夫君,您放心吧,我們倆不去妹妹的婚禮爹孃都不會怪罪的,早前爹就說過,還是送公婆回鄉比較重要。&rdo;
趙九福不明就裡,只以為是老丈人粗心也體貼,但嚴玉華卻是明白,因為有換親的尷尬在,祿國公府那邊可不希望看見她出現,所以她爹才會&ldo;委屈&rdo;她。
不過嚴玉華一點兒也不覺得委屈就是了,相比起一場熱鬧,無數的應酬,有那個時間她寧原陪在夫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