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區域的規則竟好像不再掌握在玄陰的手中。
她目中赫然一動,這是。。。大世界的法則?
傳聞上古大修士煉化出的世界與真實的世界無異,有山川草木,日月星辰;而煉化出世界的人也能掌握這個世界中的時間流轉和空間變化,是真正的一界之主;如自己這般之煉化出乙方小世界的消失在這等人物面前乃是被死克。
難道這高唐鏡便是某位大人物煉化出的大世界?
第七百六十三章高堂明鏡悲白髮(下)
佛家有言,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須彌芥子,大千一葦;道家有言,上下四方為宇,古往今來為宙。
修士們在求仙問道的漫漫長路上並沒有放棄過對這個世界的探索,對這個世界所存生命的探索;所以才有人想要自創一方世界,所以才會有極端的自傀儡術;修士們每提升一個境界對世界的認識,對生命的認識也更深刻一些,所以才會有通天教主那等可重整天地日月,另立地水火風的大人物,才會有將傀儡造的栩栩如生的山偃師。
但開創一個大世界的神通對尋常修士來說是何等的遙不可及?上古時的人物早已遠去,仙蹤難覓,後世只有七絕封界的開創者那個苦修萬載的無名修士當真是開闢出了一方大世界,而自他之後開創大世界的神通便再也不曾出現過。
如果這高唐鏡中的當真是一方大世界,那造化之器之名就確是名不虛傳了;以玄陰眼下的修為根基只能仰視。
道韻流轉,少正冶虛浮於如蒼穹蓋頂的高唐鏡下,道:“高唐鏡為昔年戲城蘇家至寶,初代家主蘇由在世時就已持有此寶,據說乃是昔年詩仙御劍的青蓮居士所贈,再往前追溯則與春秋時的道家和鬼谷一脈有關,有古聖賢留下的道韻,此後的數千年裡幾經易手;凡持有過它的人無不是名動當世的大人物,冶劍大師歐陽子、道家先祖之一的莊周、巫山**的楚襄王、橫掃六國,一統天下的秦國始皇帝。。。。。。直到詩酒雙絕的青蓮居士,當年的蘇由與青蓮居士乃是至交好友,‘高堂明鏡悲白髮’一句便是青蓮居士在蘇家做客時所作;其離開時將此寶贈與蘇由,換取一匹馬,一輛車,還有一車的酒”,
“時高唐鏡沾染著道家先祖的道韻,大師歐陽子的凌厲,始皇帝的皇氣,再染上青蓮居士的仙氣,古往今來數位大人物的氣韻加持,竟使得此寶孕育出了一方天地”,
“一個真實的天地,有星辰,有日月,有山川大河,春夏秋冬,還有。。。。。。生命”,
鏡中有魚兒躍出湖面,有飛鳥投林,有走獸奔于山中。
“這個世界能孕育出生命,所以高唐鏡才被稱為造化之器,這才是它極盡造化之處”,
“可惜少君不能完全掌控它,這件至寶合該歸本座所有,而你,註定只是本座王座下的萬千屍骨之一”,
這一方世界的法則已然無用,玄陰雙手張開,六個巨大的尊字向她匯聚而來,寒冰之域悄無聲息散去,尊字印漂浮,只撐起兩道域門連線著千山暮雪和十里寒江,上空那張白色的,沒有五官的巨大臉孔則更加厚重了幾分。
寒冰之域消失,少正冶壓力驟減,但玄陰周身寒流卻是暴增數倍;方才消失的全部寒流都聚集於她周身,仙韻流轉無盡。
少正冶身外凝聚的道韻亦極其宏大,在寒冰之域消失,六個尊字印收縮放大的時候高唐鏡中亦出現一個個倒影。
“倒影?”,
陸鴻仰起頭,想要說什麼卻是無言。
一個個黑點在高唐鏡鏡面上現出,隨即一道道人影自鏡中降下,各踩蓮花寶座,浮在空中;霎時間空中竟已佈滿了身影。
高唐鏡中那宏大的聲音仍在頌唱,下方的千萬道人影則浮在高唐鏡之下,每一個人身上都散發著可怕的氣息,都凝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