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被逼得民不聊生,鋌而走險的現象時有生。一些強人歹人乘勢而起,他們三五成群,或十幾人或二三十人一夥,打家劫舍,一夥強似一夥,一年多似一年,竊賊更是數不勝數。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向全國推行了什伍法,歷代在此基礎上展為保甲法,只是由於各種原因,這個辦法在此時的大宋朝已經被廢止,所以農村治安極其混亂,百姓苦不堪言,老者顯然也對此深慮已久,聽到這個少年人說起這保甲之法,且如此自負敢自稱四有青年,老者興致大起,當即想要考考他。

………【第五章法源寺偶遇(2)】………

這老者不是別人,正是來此地探望舊友的現任大宋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歐陽修。

這法源寺雖說香火鼎盛,但是地處永豐縣附近偏遠之地,且方才趙子凡並未聽清老者自稱永叔,當然不會想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六一居士,醉翁歐陽修。

時至今日,人們對於歐陽修的瞭解,大多是因為他的造詣,他的詩注重氣勢、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承,襲南唐餘風;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是北宋詩特殊時期新運動的領導者,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但歷史上的歐陽修不僅是一個家,而且是一個主張革新的政治家,且在史學和書法上造詣同樣高深,是范仲淹實行慶曆新政的支持者,如今范文正公已然仙逝,新政早已被守舊派全盤推翻,大宋朝再次進入一個昏昏欲睡的時代。

歐陽修本應該在朝中為官,只是近幾年縷遭奸臣蔣之奇等誣謗,多次辭職,英宗都未允准,所以心情煩悶,告假三月來到家鄉走動走動,散散心,順便探望老友法顯高僧。

朝堂一日不歇的黨爭讓他對朝政心灰意冷,加之昔日老友紛紛離世,讓這位本是抱負遠大,胸懷天下的老者深感落寞,歐陽修一代儒宗,風流自命,可是有時周遭竟幾乎無一人可說心事,難免心情抑鬱,如今突聽得這偏遠之地四有小青年,大言不慚枉論保甲法,心中既是欣喜,又是好奇。欣喜的是大宋民間青年竟有如此遠見,好奇的是他口出狂言,倒底是胡亂一說,還是真的見識不凡,胸有韜略?

歐陽修捋捋長鬚,用期待的目光注視著四有小青年趙子凡。

趙子凡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這老者倒是大感興趣,還當真了起來,頓時感覺頭大。

不過,自從趙子凡親眼目睹,連續兩次同一竊賊入室行竊之後,對於大宋治安心中的確非常不滿,所以才會說出官府是幹什麼吃的這樣的憤青之語。

趙子凡並不知曉面前之人乃是當朝重臣歐陽修,遂調整了思緒,理理散亂狂放的長,顛了顛腳尖,毫不謙虛的道:“大宋外有契丹西夏,內有不安定的農村,形勢嚴峻。農村穩定,社稷才會穩定,農戶安居樂業,大宋才會繁榮興旺!”

歐陽修正等著四有小青年敘說如何保甲,想不到他卻先從大宋周邊形勢說起,對大宋的內憂外患看得一清二楚,看來這小子知道的還不少。

歐陽修目光炯炯道:“如此困境,那依你四有小青年之意,這保甲該如何施行呢?”

“這倒也不難,凡十家為一保,選有才幹有心力的主戶一人為保長;五十家為一大保,選最有心力及物力財產最高的主戶一人為大保長;十大保為一都保,仍選最有德行、最有威望,最有心力,最有財力,最為服眾的主戶二人為正副都保正。”趙子凡身為雲資訊總裁對於管理自有一套心得體會,隨便將公司保安制度稍加改動,結合大宋朝實際,便說出了保甲編制的方法。

“若是人員數量有所出入,可另行根據實際稍作改變,靈活變通即可。”趙子凡又補充道。

“再說的具體一些,然後再該如何施為?!”歐陽修心中大喜,這四有青年說的有理有據,正中自己下懷。

大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