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拱手相讓的,比如京都之外的第二道屏障信州,就不能讓恆王奪走。

那裡也部署了不少兵馬,又是王爺的心腹,就這樣拱手相讓,顯然不切實際。

這不,號角吹響,短兵相接。

心腹將軍率全城兵力,將恆王阻攔在城門外,雖然兵力不及恆王一半,但是楚慕元早前派人送了十幾箱子火藥過來,城門下,恆王的兵馬席捲而來,火藥投下去,如夏日驚雷,震耳欲聾,炸的泥土和血肉橫飛。

恆王早聽聞煊親王府火藥的威力,這還是第一次看見。

之前一路凱旋,他還以為直取皇城易如反掌,慶幸西秦和東齊牽制了王爺,讓他無暇分身,等他殺到京都,下一道聖旨,免十年賦稅,到時候百姓們必定擁戴他這個聖明君王,即便他是謀朝篡位來的又如何?

那一朝皇位不是犯上作亂得來的?

有百姓們擁戴他,煊親王還敢殺他,惹怒天下百姓不成?(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六百七十八章 周全

等他坐穩了龍椅,第一個就滅了煊親王府,盡掌兵權,到時候天下可就沒有人能掣肘他了,他想做什麼,沒人敢違抗半句。

因為攻城太容易,恆王有些飄飄然了,把攻城之後要做的事都謀劃好了。

有句話叫驕兵必敗,王爺要做的就是讓恆王覺得自己很強很厲害,根本就不需要什麼軍師在一旁出謀劃策,他的人格魅力就能使人臣服。

一路過來,軍師的態度越來越嚴謹,誠惶誠恐,他屢次規勸恆王,要小心謹慎,攻城沒有這麼容易,他做的攻城計劃,碰到投降開城門,半點都沒有用上。

堂堂軍師,竟然成了擺設。

屢次之後,恆王對他的逆耳忠言生了反感,再加那些大開城門的將士恭維恆王,半明半暗的要高官厚祿,破口大罵煊親王,讓恆王以為他們只是想謀一份從龍之功,僅此而已。

信州,是恆王起兵,栽的第一個大跟頭。

那火藥,將恆王的帝王夢炸飛了一半。

但火藥畢竟有限,不能無限制的炸下去,信州堅持不了多久,必須要予以馳援。

沈堅持不回煊親王府,楚慕元想想,也就作罷了。

恆王一路往京都打,信州是必經之路,她要回煊親王府,還得到信州,不如就和他一起了。

她不是那麼嬌氣的人,如果真堅持不住了,讓秦齊他們在後面陪著也能確保周全。

就這樣,沈說服了楚慕元帶她一起支援信州。

大軍第二天出發,沈和紫蘇回營帳收拾東西,其實也沒什麼好收拾的,就幾件衣服而已。

第二天,楚慕元點兵四萬,出發信州。

然而,出發不到四天,邊關就出事了。

曾大將軍不知道發了什麼瘋,竟然全力攻城,邊關少了四萬兵馬,防守弱了一半。

楚昂覺得事有蹊蹺,怕先前西秦高掛免戰牌是麻痺他們的計謀,為的就是讓楚慕元帶兵撤離邊關,馳援信州,所以派了暗衛來告知他。

恆王謀逆雖然事大,但畢竟是內亂是家事,滅恆王不難,可要是城池被西秦奪了,要回來可就難了。

思岑了片刻,楚慕元就做了決定。

讓劉將軍帶兩萬兵馬和火藥趕赴信州,他帶兩萬兵馬再回邊關。

劉將軍領命,就要出發。

只是走之前,沈將他叫住了,道,“恆王妃是煊親王府郡主,如果恆王拿郡主的命要挾你,你打算怎麼做?”

這一問,倒是把劉將軍給問難倒了。

不但是他,就是楚慕元也眉頭皺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