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夏至(第1/1頁)
章節報錯
《唐詩宋詞漫話》
第二百十二章:夏至
《夏至》
莫春炳
2024 年 5 月 21 日
黃經時交至日臨,
斗柄指南夏月分。
妃子蒂落蓮葉翠,
吠聲驚醒醉中人。
……
賞析
【譯文及賞析】
隨著黃經運轉,夏至這一天悄然降臨,太陽高懸天際,光芒萬丈。北斗星斗柄指向南方,宣告著仲夏的到來,引領著萬物生長的方向。這一詩句中,“黃經”代表了太陽週年的運動軌跡,而“至日”則是指太陽到達北迴歸線的時刻,標誌著白晝達到全年中最長的一天。此處,詩人運用天文知識,精準地描述了夏至節氣的特點,凸顯了中國古代對自然規律的深刻認識。
接下來,“妃子蒂落蓮葉翠”,採用了一種極為優美且富含詩意的表達方式。“妃子”在這裡可以聯想至唐代著名美女楊貴妃,相傳她曾被讚譽為“回眸一笑百媚生”。詩人將這位歷史人物與嬌豔盛開的蓮花相聯絡,透過比擬手法創造出一幅生動的場景:蓮花花瓣輕輕地從蒂部脫落,落入池塘中清澈見底的水面,周圍圍繞著青翠欲滴的荷葉。如此細膩的描繪不僅展現了夏日美景,更增添了幾分女性柔美的氣息,形成鮮明對比,引人遐想聯翩。
緊接著,“吠聲驚醒醉中人。”突然一聲犬吠打破寧靜,似乎從夢鄉或沉醉中將人們喚醒。這裡引用了古時候常用的“吠聲”來比喻意外事件或警戒訊號,暗示了在平靜的表象下潛藏著未知因素的可能性。同時,“醉中人”也可能暗指那些沉迷於享樂而忽視現實生活問題的人,提醒他們在繁華喧囂過後需要回歸理性和平靜。整句話寓意深刻,發人深省。
【總結】
莫春炳先生透過《夏至》這首詩,將天文現象、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懷巧妙融合,展現了夏至這一節氣的獨特魅力。他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得整首詩充滿生動性和想象力。不僅如此,還藉助“妃子蒂落蓮葉翠”的典故,傳達了歷史人物與現實生活的關聯,增加了文字厚度。最後以“吠聲驚醒醉中人”一句結束,引發讀者思考如何面對紛擾世俗的態度,既體現了自然規律變化下的人生哲理,又提出了警示與反思,達到了藝術與哲學雙重效果。
總體而言,《夏至》是一篇意境深遠、情感濃郁的佳作,它不僅僅是對夏日風光的簡單描摹,更深層次地探討了時間流逝、生命意義等議題,體現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與對人性關懷的情懷。在品讀過程中,我們可以領略到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背後的豐富內涵,以及其對於當今社會仍然具備的啟發作用,實屬不可多得之經典之作。
莫春炳先生的《夏至》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場視覺上的盛宴,更引導我們思考個人與自然、歷史之間的關係,鼓勵我們在繁忙都市中尋覓內心的平靜與寧靜。在這樣一部作品面前,我們不得不感嘆於詩人卓越的創造力與才華橫溢之處,同時也應珍視每一次親近自然的機會,學會傾聽自然之聲,從中汲取靈感與智慧,共同營造更加和諧美好的生活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