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婚宴,大多在家中或簡陋食堂辦婚宴,邀親友共享喜悅。菜餚因地而異,豐盛備至,共度幸福時光。雖非豪宅廣廈,卻洋溢溫馨與歡笑,構築難忘記憶。星光閃爍,象徵新人未來光明,體現愛與陪伴的力量。幸福源自內心,珍惜當下,共築美好回憶——

婚宴

——讀《贈內》有感

@丙叔佩史

華堂喜事宴嘉賓,

家廚巧手展絕倫。

尋常廳室情意濃,

粗茶淡飯見真心。

千杯美酒祝良辰,

五味佳餚映笑臉。

雖非殿堂顯赫處,

卻有親情溫暖人。

……

賞析

《贈內》作為唐代傑出詩人白居易的經典名作之一,以其質樸的語言勾勒出一幅溫馨且深刻的畫面。詩中“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生動描繪了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暗示生命不息,時光匆匆,猶如江河東流,永不停歇。然而,當“朝來暮去星霜換,老卻江湖釣叟家”這一句躍然紙上,似乎又帶來一種淡淡的哀愁與感慨。它不僅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規律的敬畏,也揭示了他內心對寧靜平凡生活的嚮往與眷戀。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一位才華橫溢的大文豪,褪去了官場上的鋒芒,迴歸到一個平凡男人的角色,用細膩柔軟的筆觸書寫自己對家的深情牽掛,對妻兒的溫柔守護。

這首詩中的婚宴,雖然舞臺並非富麗堂皇的宮殿或豪華酒店,卻以一種質樸無華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那間不起眼的廳房被精心佈置,散發著家的溫馨氛圍,餐桌上的菜餚或許沒有米其林星級廚師的繁複工藝,卻是出自一顆顆熱愛生活、善於創造幸福的心靈。每一位廚藝高手將自己的心血融入其中,精心挑選食材,烹飪出一道道香氣撲鼻的家常美食,每一道菜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深深祝福。

此刻,沒有世俗的喧囂,只有親人朋友們圍坐一團,共同分享這份喜悅。空氣中瀰漫著歡聲笑語,孩子們的天真爛漫與長輩們的慈祥笑容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動人心絃的畫面。這些未經雕琢的笑容和言語,是最直接的情感流露,比任何語言都要真誠動人。此時此刻,簡單樸素的餐桌上擺放著色澤誘人、香氣四溢的佳餚,每一口都能品嚐到製作人的用心與專注,即便是最常見的食物也被賦予了非凡的意義。

在這裡,醇美的酒液輕搖微蕩,釋放出誘人的芳香,為這場聚會添上了幾分浪漫情調。家人們舉杯同慶,祝福新婚夫婦幸福美滿,同時也沉浸在溫馨和睦的氛圍之中,體會到了人與人之間最純粹的聯絡。正如白居易所云:“粗茶淡飯見真心”,真正的幸福不需要過分浮誇的表現形式,而是源於內心深處對生活的感悟與珍惜,對身邊人的關愛與尊重。

這次婚宴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聚餐活動,更是將日常瑣碎變成美好回憶的過程。在這樣的場合下,每個參與者都能深刻體會到家人之間無私奉獻的精神,朋友間默契無間的情誼,以及夫妻雙方互相扶持的決心。這份難得的團聚,讓人們重新認識到親情、友情與愛情的可貴,激勵著每個人繼續前行,在平凡日子裡創造更多溫暖與感動。

兩者的共通之處在於均凸顯了家庭和諧與情感聯結對於個體乃至社會的重要作用。白居易在《贈內》一詩中,藉由對季節更迭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家庭溫暖的渴望與依賴,提示人們在高速運轉的社會機器前,不應遺失掉最真摯的感情。而文中婚宴場景則進一步具體化地展示了這一點,說明即使在簡陋環境下,只要有愛存在,同樣能營造出令人安心的港灣。

《贈內》以樸素的文字向讀者傳達了這樣一條資訊: 幸福不一定源自物質豐饒,而是來源於精神層面的滿足。婚宴現場的描繪,恰似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