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義,在永生與必死之間,天使與蟾蜍之間,抒發人類對於永生的憧憬及對生命永不妥協的渴望。
讀罷書,我陷入了思考,我感到靈魂在體內湧動,我只能跟隨思想飛揚。我們都知道生命終將消亡,但就像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說的,“宇宙以其不息的慾望將歌舞煉為永恆”。生命必將永恆地傳承,生聲不息,永無止境。
讓我們接過生命的火炬,在永恆的時空中一直航行。
後記:
這並不是一篇用來考試的作文,我高中的時候也寫了很多隨筆,但是都沒有儲存,其實也是沒有儲存的價值。
《瑪雅》本身也是給了我很多震撼。這一篇是我第一次讀完《瑪雅》之後寫的。記得當時是高三,看完書後的週末在網咖裡花了幾十分鐘寫的。雖說仍然套用了考試作文的正規化,但自認為寫的很流暢。當時還侷限於應試作文之中,確實難以隨心所欲地寫寫東西。
我現在正在重讀《瑪雅》,感覺很多問題都冒出來了,以後有機會一定好好寫點東西。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我生活在思考中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葦草。
——題記
一
我出生在葦草叢生的小河邊,接受日月精華的滋潤,吮吸河水露珠的甘甜,日夜享受著來自天堂的讚揚,我是普通大眾的一員。
在無數的關心和愛願中,我健康茁壯地成長。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朋友純潔無暇的友誼,無數陌生人苦難時候的幫助,所有這些都讓我深深地感動。我知識芸芸眾生中不起眼的一員,卻在這無邊的愛海里靜靜地思考著。在思考中,我學會了感恩。如同路邊的小草感恩陽光的哺育,如同河畔的金柳感恩春風的撫摸,我感恩所有我愛和愛我的人。因為生活在感恩中,我不再是恆世的孤兒。
二
在廣闊的宇宙時空中,我們“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生命終將消亡,而生活去永無止境。生活在思考中,我渴望人類最壯麗的事業。我不斷地追求,我苦苦地思索,我願為之奮鬥終生。我將用自己的拼搏作為對生命饋贈的回報,因為生活在思考中,我懂得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
但我僅僅是普通的生命,在日月經天江河行地中毫不起眼,我無法永恆。但我生活在思考中,我堅信肉體終將消亡,而靈魂永生。於是我在人類最寶貴的財富——書海中拼命汲取營養,讓自己渺小的身體更加強壯。我與一位位來自古今中外的大師交談,他們是我永不疲倦的導師。我在一個個精神高地中暢遊,從湘西的小河出發,路過空明澄清的雪國,走進黃昏的布拉格,雄偉的巴黎聖母院,駐足在古老的紫禁城下。
我努力地思考,並在思考中生活。
四
歷史終將繼續,生活不會停息。生活在思考中,我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奮鬥,學會了成為靈魂的永恆。來過,愛過,生活過,我不會後悔,我快樂地生活在思考中。
我是一根葦草,生活在思考中。
後記:
這就是一篇寫在考場裡的作文,其他的都不說了,意思大家都明白,這就是中國的教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根系黃土
中國人的根終究是深紮在這片黃土地裡的。
曾經驚異於千里戈壁的大西北那流動的黃沙中不屈的生命意志,那一片片倒在沙丘裡的胡楊林激起了怎樣的民族意志;也曾沉迷在萬頃高粱的東北鄉那滾動的秸杆中頑強的精神圖騰,紅的像海一樣的田地喚起了多少英雄好漢沉睡的記憶;更沉醉在青山秀水的江南那幽深蜿蜒的青石小巷,戴望舒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