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每個人之所以參與博弈是因為可以在博弈中獲取利益,預期將來所獲得利益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博弈的吸引力和參與者的關注程度。預期的收益越大,博弈對參與者的吸引力就越強。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1章 博弈論:你們都是大傻瓜,我是天下大贏家(4)
當然,我們說博弈由對手、出招與收益這三個要素組成,並不是說博弈中只包括這三個要素,博弈中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要素,比如參與者的出招順序、參與者擁有的資訊量等,但任何博弈,必然都包含上述的三個要素,因此我們稱之為博弈構成的基本要素。
■博弈論的基本假定:大家都是明白人
博弈論中,有一個基本的假定就是,所有的博弈參與者都是理性的。通俗地講就是大家都是明白人,誰也不比誰更傻,你想到的別人也想到了,而別人想到的你也能想得到。
在博弈中,“所有的人都是理性的”用一個經濟學術語叫做“理性經濟人”。所謂“理性經濟人”原本是西方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假設,即假定人都是利己的,而且在面臨兩種以上選擇時,總會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的方案。西方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認為:人只要做“理性經濟人”就可以了,因為“如此一來,他就好像被一隻無形之手引領,在不自覺中對社會的改進盡力而為。在一般的情形下,一個人為求私利而無心對社會做出貢獻,其對社會的貢獻遠比有意圖做出的大。”
而博弈論中的“理性經濟人”,則是指博弈的參與者都是絕對理性的,其參與博弈的根本目的就是透過理性的決策,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也就是在環境已知的條件下,採取一定的行為,使自己獲得最大的收益。(在博弈論中我們將其稱之為“最優反應”)在博弈論中,儘管個人收益不僅由自己的戰略選擇與市場狀況決定,更為重要的是,參與者要考慮其他理性參與者會採取的決策,於是每個人都將面臨複雜的情況。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可以把理性條件下的戰略選擇看作數學問題,以決策者的收益最大化為目標。因此,博弈論中的一些理論模型,只有在“參與者是理性經濟人”這一條件下,才會將作用發揮到最大。
有一種批評博弈論的觀點認為,理論上的博弈需要太高的計算理性,這幾乎是一個不近現實的要求,因為博弈論所要求的完美計算能力或者推理能力是絕大多數人所不具備的。譬如下圍棋,每個人的水平都不一樣,事實上不可能人人都成達到專業九段的水準。此外,人的精力與時間總是有限的,人不可能具有完全的理性。現實生活中,人們在做決策時的理性也往往是有限的,因為人在做一個決定前,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識和資訊。而且蒐集知識和資訊也是需要成本的,有時甚至還會為此付出大量的時間與金錢。因此企圖蒐集所有資訊並籍以做出收益最大化的決策,有時反而是最不理性的。
但是否就可以認為博弈毫無用武之呢?答案是否定的。且不說對一些複雜的計算我們可以透過電腦來完成;更重要的是,博弈論提供的是策略思維的習慣與方法,即便是計算能力很糟糕的人也會因其利益而磨礪其策略技巧,並從自己和他人的經驗中逐步學習。比如一個賭場高手,他很可能沒有學過數學,更不知道什麼是博弈論,但是他透過賭場上其他人已經打出的牌,根據每個人在賭局中所說的話、面上的表情,能大致估算出每個參與者的手裡可能握有什麼樣的牌,他打出什麼樣的牌不至於輸掉賭局。這會使得他的策略行動——每出一張牌都像精心算計過的一樣,因此他極少失誤。
總之,從長期的策略競爭中最終獲勝的人,他的策略行動一定符合理性的“最優反應戰略”——儘管他本人可能從來沒有學過博弈論,也不知道什麼叫博弈,但長期以來積累的經驗告訴了他該如何做出策略選擇。這就如同魚兒不懂得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