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深1到1之間,只有幾枚魚雷在11尋(20米)乃至12尋之間。”夏威夷方面陸軍司令肖特中將通知其所同的各部隊,為了使夏威夷地區的飛機作好最大限度的準備,建議他們根據一九三九年四月十四日夏威夷方面陸軍部隊和第十四海軍軍區聯合制訂的《夏威夷沿岸海域聯防計劃》,就下列幾個方面制訂出詳細計劃:…;

空中聯合演習;

通訊;

共同使用機場,

識別飛機;

警戒和值勤;

為飛機提供各種彈yào之類的裝備;

警報和發現敵機;

使用氣球阻塞網和煙幕:

增加戰鬥機和高shè炮以及配備防空警報;

陸海軍飛機對敵機空襲採取作戰行動,有效地調整艦艇和地面防空武器;

陸海軍部隊每週至少進行一次旨在防禦敵機空襲的聯合演習。

金梅爾隨後在給海軍作戰部部長斯塔克的一份關於太平洋艦隊現狀的詳細報告中寫道:“我認為,對珍珠港的突然襲擊(用潛艇或飛機,或兩者兼用)是有可能的。為使這種突然襲擊所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並重創來犯之敵,我正在迅速採取切實措施。”

與華盛頓相比,在夏威夷的當地指揮官,對設定防魚雷網,以便停泊在珍珠港內的艦隻免遭魚雷襲擊這一問題,並不那麼關心。金梅爾司令在給斯塔克部長的信中說:“在cào作簡便,效果顯著,既能適應緊急需要,又能迅速設定的那種裝置研製出來之前,我建議你不向珍珠港供應防魚雷網。”另外,第十四海軍軍區(夏威夷)司令布洛克在給斯塔克部長的報告中,也以下列理由建議不設定防魚雷網:一、珍珠港停泊處水深不超過45英尺二、出入拋錨地帶的艦艇航行將受到限制;三、大部分拋錨地帶靠近主航道,那裡鋪有海底電纜和管道;四、保護艦隊停泊處的有關裝置將會嚴重影響艦艇在航道上通行。

一星期後,斯塔克寫信給金梅爾,希望他在制訂太平洋艦隊作戰計劃時“不要忽視對容易起火的日本城市(表面上是針對軍事目標)進行空襲這一問題的研究。”同時,他說明了這樣的理由:“這種襲擊將影響日本國民計程車氣,也許能牽制日軍的軍事行動。”接著,斯塔克又補充說:“從利害得失看來,這種冒險也許被認為是不妥當的,但不管怎麼說(這是嚴加保密的),你和我或許會被命令去這樣幹。因此,希望你考慮一下這方面的計劃。”

不用說,這樣幹,是要由陸海軍總司令——美國總統來“下令”的。

斯塔克所以在信中特意這麼說,可能是考慮到羅斯福總統在關於美國全球戰略方針中提到了這樣一個問題:“海軍應考慮對日本城市進行轟炸的可能xing。”

儘管美國人也在緊鑼密鼓地做著準備工作,但他們並不知道,和他們的對手相比,他們差得太遠了。

隨著國際形勢的日趨緊張,一些整頓完畢的日本海軍艦艇立即被編入聯合艦隊,雖是和平時期,但聯合艦隊已接近戰時編制。日本聯合艦隊一邊進行實戰訓練和基本演習,一邊向東京灣集結。

此時,日本第一航空戰隊參謀源田實中佐,已經在“盤城”號航空母艦的軍官寢室裡,將奇襲的具體方案拿了出來。

自從第十一航空戰隊參謀長大西瀧治郎少將秘密委託他對山本司令長官的進攻夏威夷設想進行初步研究之後,他就一直利用“盤城”號航空母艦上的官兵就寢後的時間埋頭進行研究。經過冥思苦想,他才好容易搞出了一個方案。

源田的方案是:為了取得進攻上的徹底勝利,一定要進行輪番轟炸,而不是一次轟炸。當時因為水平轟炸的命中率不高,再加上“淺水魚雷”(珍珠港水深12米)的技術問題一時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