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並不關心善款究竟是不是過渡到了每一個需要人的手上。”

“說到底還是目前的慈善制度問題,這樣的制度如果不能改善,必將扼殺國人的行善之心。拿國外的先進經驗來說,在美國的基金會中心網站點選相應的捐款事項,立即能夠列出相應的捐款明細,誰捐了多少,捐給了誰,清清楚楚一目瞭然,在這種簡潔的結果後面代表著無比強悍的監管監督體制,以及高效的慈善運作方式。這是讓人震撼的透明資訊平臺。”

王小乙仔細想了想,又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校助楊一鳴挺能見機,立即說出南大的幾點主張,美國和香港的相應慈善行為裡面都有可取之處,譬如南大的慈善機構財政大權會相應獨立,南大校方機關和政府只起到審計監督作用,定期對資金流向進行公示。並明確捐款方和南大慈善機構的信託法律關係,這不是單純的法律關係,類似於股民和證劵公司的聯絡,南大方為捐款者承擔實體的信託法律責任。同樣又因為是信託關係,是以捐款者能在認為南大校方違背信託義務時取回捐款和隨時要求損失賠償,等等一系列的相應的措施。

蘇燦不確定王小乙是否是打算從高校慈善活動入手獲取得相應政治資本,但南大若開始進行這方面的試水改制,能引領的範疇還是相當大的。

公眾慈善捐款是一筆巨大的數額,與其等到後世很多災難發生的時候開始暴露出這樣那樣的弊端引得無數人水生火熱,未雨綢繆有所準備還是必要的。

南大的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也承擔著國務院相關課題的研究,從南大誕生的聲音亦能夠在一些層面上影響到國家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從這上面開始改觀,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為此類弊端開啟新的思路和政策方向。

人類很大部分都不能避免天災,即便是蘇燦也很無力,更何況還有他無法預知和丈量的未來存在,無法治標治本,就永遠只有中國慈善救急不救貧的情況出現。

蘇燦見過西部有些山村的孩子,他們也有善款的資助,但他們永遠穿著皺巴巴髒兮兮的衣物,在殘破不堪的課桌和學校裡吃著一餐三頓由善款救濟的泡麵。最終的情況是什麼,他們一直只能吃到泡麵,今天紅燒牛肉,明天泡椒牛肉。穿援助的衣服,受電視臺跟著相關領導的慰問關心,以及情願不情願的上臺演講如何要如何報答回饋這些幫助。儘管他們也不知道究竟是誰幫助了他們。

形式而已,真正留下的依然是綿延又綿延的高原,零落的校舍和國旗。以及永遠茫然望著一批批慰問車隊離開遠去的那些表情。他們殘破的學校,給他們授課的教師,以及他們日後如何跳出貧困的離開機制,都一如既往毫無變化。

這些都只有從體制層面上來解決,才能最大程度的凝聚社會抵禦天災改善的能力。

蘇燦覺得自己一不小心,又撥動了歷史程序的某根指標。

從11號到15號,從頭到尾陷入搬新房的空調,桌子,改水管,打掃衛生。然後搬沙發,裝窗簾,打掃衛生。然後安裝熱水器,櫥櫃,打掃衛生。然後是床,電視如此的迴圈之中。每天帶著電腦過去,寫不了幾個字,晚上回來一直坐著都能睡著,碼字這東西是技術活又是體力活,狀態和感覺十分不好,強行一定寫不好接下來的大綱故事,實在厚顏無恥的告知大家一聲。

前陣子就跟大家說過在搞裝修,如今曠日持久而又陸陸續續的終於搞完了,這日子讓我崩潰得夠嗆。看我這麼慘的份上,你們也就放過我吧,別又踢又打的,實在折騰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