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朝了,各部大臣,懷著興沖沖的好心情,回到各部處理政務去了。而又對前途充滿了希望的崇禎,開始了集英殿中朝。

崇禎這次集英殿問對,主要問對的是新任兵部尚書李巖。

主要摸一摸他對眼前的局勢,是如何應對。也算是一場考察。

這次集英殿昭對,主動來了不少的大臣。他們是都要過來聽聽,這個新的兵部尚書,被天下公認的文武全才,有什麼辦法能打破這種困局,拯救這個大明天下。能不能夠堅定群臣,繼續支援大明朝廷運轉下去的決心。

領導對屬下不要老談情懷。總是和員工談情懷的領導,不是好領導。只有讓員工看到實實在在的收入,看到巨大的真真實實的前景,才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實實在在的雙倍俸祿收入有了,那再看看公司有沒有發展前途吧。

前途看好,跟你混;前途不看好,跳槽。

一張巨大的大明全域圖,鋪滿了大殿的北牆壁。

李巖和呂謀就站在地圖前,一人手中拿著一根棍子,開始向群臣,展現他們兩人對未來大明的規劃。

第一個開口的,是呂謀:“現在的所謂大明,真正掌控的地方,僅僅只是直隸一省。即便是這樣,其實還是北到內長城,南只到保定府,東到山海關,西到紫荊關,這麼一片不完整的地區。而暫時,南方雖然名義上是大明的,但歷來都是南方不管北方事,我們指望不上。”

這個觀點,大家深有同感。

中國就是這樣,在春秋戰國的時候,被中原認可的就是北方七雄。南方的吳楚,一直被周朝看作是蠻夷,屬於飛我族類的那種。而吳楚兩國,也從未將周朝看作是宗主,一直和北方諸國,在思想文化以及軍事上對立。

秦朝一統天下,但卻沒有真正收復吳楚民心。最終給你來個百二秦關還是屬於了楚。

晉朝衣冠南渡開發南方,卻依舊與北方對立。

直到大明統一天下,朱元璋還不得不搞出一個南北榜。同時在南京還留下了一個二朝廷,管理南方,就可見雙方心態。

明末戰爭,北方打的一片混亂,而南方卻安詳太平。

這種對立最突出的就是,清朝太平天國起義,滿清全靠南方組織的軍隊鎮壓。

而鴉片戰爭,八國聯軍進北京,南方五省,竟然搞出來了一個五省聯合自保,明確了南方不管北方事的格局。

所以到現在,大明已經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卻不見南方發一兵一卒給予支援,哪怕是牽制一下也沒有。其實大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表面上的南北統一。

“在這樣的局面下,我們只有靠我們自己,必須在一定的時間之內,穩定住北直隸。從這一點做基礎,穩步發展,不可操之過急。”

崇禎和群臣點頭同意。

再像原先那樣操切行事,再把這最後的立錐之地丟了,大明就真的亡了。

李巖介面:“按照王爺的戰略思想,下官認為,這一時期,我們必須做到攘外必先安內。逐步擴充套件生存空間,穩紮穩打。”

崇禎點頭:“李愛卿所言及是。”

得到了皇帝的首肯,李巖充滿了信心,繼續說道:“在北面,平西伯,必須頂住袁宗第的進攻。我的要求是,伯爺的關寧,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守住內長城,保住直隸太平,就算伯爺大功。”

吳三桂鄭重點頭:“這一點李大人放心,我一定能做到。”

“西面的紫荊關,絕對不能丟失,必須擋住李自成主力。”

英國公鄭重點頭:“過兩天,我就親自去紫荊關督戰。”

呂謀笑道:“國公還是穩坐京師,過兩天我安排完戶部的事,我去紫荊關看看。”

英國公不和呂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