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寫文章的人,顯然已經暴露出了他的居住地,那就是在農村裡面。”這名老師一臉的苦笑。
可是,這也是沒辦法 的事情,相比較而言,他算是比較適應華夏的生存環境的了,而且,對於漢語的應用能力,也是強大了不少,同樣的,他所看的新聞。也是足夠的多,這就讓他產生了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
在國外。一些高危險性的企業,特別是有爆炸、劇毒等等巨大危害的企業。都會是謹慎選址,甚至,有些企業,根本就不允許在國內進行建設,大多,都是被放在了華夏、印度等等欠發達的國家進行生產,究其原因,就是環境危害太大。
看了這麼多新聞,他也是瞭解到了。華夏,竟然將大部分這種企業,堂而皇之的放在了城市裡面,這膽子有多肥,已經不好說了,但是,如果說農村裡,也有這樣的事情 的話,那就不可思議了。
因為這片論文也是明確的說明了。那裡的交通,離一些主要的交通線路,顯然,還有著一段距離。在這樣偏僻的地方建設工廠,只要稍微有些常識的,就知道。不可能在村子裡面建設工廠,不能在河流的上游建設工廠。但是,這確確實實。是文章裡面的內容。
這一個個的事例,在西方的教師看來,無疑是完全違背常規的,如果說城市中心的化工廠,不過是因為地方政府在進行企業搬遷、城區規劃之中所作出的錯誤性的做法,那麼,這些建設在農村裡的化工企業。
顯然就不是那麼簡單了,有幾個人會喜歡工廠建在自己的家門口,而且,還都是一些有毒有害的,易燃易爆的化工企業,顯然,在西方人看來,是不合理的。
“在農村裡面怎麼了?”王坤疑惑的說道,他了解華夏的一些政策,對於企業搬遷這一塊,同樣也很清楚。
華夏就喜歡將一些化工廠沿河建設,這樣他們用水排汙都非常的方便,而且,一些產能落後的企業,被搬遷到西部地區,同樣,也是非常正常的,只是他對於化工方面的東西不是很懂。
否則,根本就不會找老師過來,因為他要了解,這裡面的事例是不是正確的,有沒有抄襲的東西,至於工廠建設在那裡的。
反正就一點,華夏出現奇葩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兩件了,多一件不多,少一件不少,只是他擔心,這麼多工廠都在居民區附近,對當地人的影響,幾乎已經是深入骨髓了。
“這些廠子,按照論文中所描述的,應該都是剛剛建設幾年的新廠,時間最長的,就是建設在村西頭河邊的農藥廠了,可是,無論按照怎麼規劃,都不可能將這種劇毒的廠子,建設在村子水源的上流啊,這嚴重違背了化工企業的建廠規則。”老師眼中帶著濃濃的鄙視。
這麼簡單的東西,竟然還會在學生的論文中出現,真不知道,這些學生,都把知識,學到哪裡去了,而且,這麼多劇毒的,有刺激性氣味的,最可怕的,還是硫酸加工廠,這些工廠竟然集中在了一個地區。
而且,根據論文中描述的東西來看,這些生產工具,明顯都是六七十年代的產品,汙染環境的能力,都是非常的強的,放在歐美,別說是六七十年代的生產技術了,就算是**十年代的技術,現在都已經開始了批次淘汰,當然,按照華夏這邊的習慣,還是可以使用的。
這麼久遠的東西,想要親身體會的話,根本就找不到了,就算是在華夏,這麼簡單的道理,也不可能說沒有人明白吧。
“那就是說,這裡面的東西,都是嚴重不符合事實了?對了,我說的是這些病例、工廠的危害方面。”王坤一臉凝重的說道,這麼多不合理,在華夏,就已經是合理了,不可能把國外的標準拿到國內來進行類比的,這是全華夏人都明白的。
就好像一點一樣,華夏最好的產品,是出口歐美,差一點的,出口東南亞等欠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