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個性比較乖張不太好管教的。

難道那兩人真是趙王府的兩個王子?

想了想,謝涵又搖了搖頭,如果真是趙王的兩個兒子,那個嫡長子怎麼可能就帶兩個隨從就出門?而那個長子身邊卻有四個隨從,這不大符合規矩吧?

別的謝涵不清楚,但她知道顧鑠每次出門至少有四個隨從,這只是國公府的排場,而趙王是親王,級別比國公府高了好幾個檔次,他的嫡長子出門怎麼可能就帶兩個人呢?

琢磨了半天也沒想明白的謝涵很快就放下了這件事,因為到自己家門口了。

高升新買的房子就在趙王府附近的一個衚衕,這一帶住的人非富即貴,因此房子佔地都不小,倒座、上房、左右廂房、偏房、東西跨院都有,前後一共有三進,外帶一個後花園。

謝涵雖然沒有來過,但高升早就把謝涵的屋子預備出來了,她住在第三進的上房,東邊屋子是北方的大炕,西邊屋子卻是按照以前在揚州的習慣佈置出來的,就連傢俱大部分也是從揚州帶來的。

比如說進門的雕花架子床,南邊窗戶下的低塌、屋子中間的楠木小圓桌和鏤空美人橔,以及中間的楠木博古架隔斷,幾乎複製了以前揚州的閨房。

轉過博古架依舊是一個小書房,書桌上的筆墨紙硯倒也齊全,此外還有一套青花瓷的筆筒、筆洗和鎮紙,不過旁邊牆上的書架就有些空,只有孤零零的幾本書籍。

謝涵正自傷感時,張氏帶著吳氏和鄭氏進來了。

第二百二十六章 、買買買(一月月票二百五十加更)

張氏等人在謝涵的閨房並沒有逗留多久便聽見前面有了動靜,原來是謝澤、謝鴻、謝瀟三人從書院回來了。

謝涵幾個拉著他們三個問了些書院的事情,正說著熱鬧時,謝紳的妻子毛氏來傳飯了。

飯後,謝沁帶著謝涵幾個小的在外書房說笑,張氏、吳氏、鄭氏三個和毛氏坐在對面屋子的炕上說話,主要是張氏和鄭氏拉著毛氏問一些幽州城裡的婚嫁習俗。

當然,最主要的是問女方一般要準備些什麼嫁妝,說著說著就問到了謝涵開的綢緞鋪子裡面都有些什麼貨物。

原來謝沁幾個去年冬天回來過年的時候便告訴了張氏等人高升在幽州城裡開了一家綢緞鋪子,當時張氏便把謝涵喊去問了個明白,得知謝涵只知道高升開鋪子的事情別的一概不清楚,張氏心下便有點不太高興。

後來還是謝涵拉著張氏細細解釋了一下父親臨死之前的託孤以及高升這些年在謝家的付出,還有一點,這鋪子的賬房是謝紳,張氏心裡才略略平衡了些。

其實,張氏不是沒有考慮過接管謝涵的這份家業,可問題是她的兩個兒子只會地裡刨食,幾個孫子又小又沒什麼本事,就算是強行接管了又有誰能撐起來?

還有,退一步說,就算謝沛幾個有本事能撐起來,可誰又能保證等謝涵和謝瀾大了的時候謝沛幾個能完好無損地把這份家業還給謝涵姐弟兩個?

自古以來因為財帛而兄弟離心的例子還少嗎?

所以這件事便按了下來。

因此,這次張氏之所以這麼痛快地同意來幽州置辦嫁妝也存了幾分查探的意思,左右高升這段時間也不在幽州,而謝紳是謝春生沒出五服的侄子,怎麼也不能向著外人吧?

其實,在剛知道張氏等人的來意時,毛氏便猜到了她們應該是奔這個綢緞莊來的,略一猶疑,毛氏倒是也吞吞吐吐地說了實話,她說那個綢緞莊裡的衣料都是從南邊運來的高檔料子,絕大部分是賣給那些達官貴人。

她的想法和謝涵一樣,杜家畢竟只是鎮上的普通鄉紳,小月嫁過去有一兩件出門見客的好衣裳便足夠了。

當然,毛氏說的很委婉含蓄,能不能聽懂能不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