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扮作船伕的沈恪,端坐在船頭,一臉悠然的抱著酒葫蘆,口中似乎還哼著小曲。

就在朱聿鍵發愣的時候,朱平安已經跳上小船,沈恪搖動船擼,不一會便離開了岸邊十餘丈遠。

沈恪這才長出一口氣,拍拍自己的胸口,平靜的湖面上霧氣茫茫,四下裡看去,卻是連一個人影都沒有。(未完待續。。)

第九十二章 給爺滾出來

大明自洪武建國以來,一直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的宗法原則來處理皇室內部的立儲事務。即只有皇帝的嫡長子才能繼承帝位,作為大宗的法定繼承人,餘者只能受封為王,就藩於外地。大宗嫡系無子,才可以以庶子繼承。考慮到大宗無子的情況,朱元璋還特意做了補充說明。“凡朝廷無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

加上義興皇帝朱慈烺,大明到現在已經歷任一十七位皇帝,其中有六位都未曾被立為太子,是以藩王和皇長子的身份入繼大統,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明朝皇帝的子嗣單薄,例如正德皇帝等,便是沒有子嗣,不得已以旁系入嗣,還有的即便是有子,卻不是嫡出。可以說朱元璋所作的一番考慮卻未必能包攬後世出現的現實情況。有明一代,歷任所立的儲君其實都未能嚴格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度的宗法原則,使得因為立儲問題發生了諸多爭端,也間接造成了朝政的混亂。

作為唐王一系,本就與皇室大宗血脈相隔甚遠,可以說,按照順位排序的話,唐王朱聿鍵的繼承地位的順序至少要在十名開外。名不正則眼部順,歷史上朱聿鍵和魯王朱以海便因為繼位的問題造成了南明內部力量的消耗,錯失了北伐的良機。宗族法理看似空洞,但對於士民工商等各個階層的影響卻是頗為深遠的。

有此一點,朱平安在安排謀劃大局上也不得不多費了一些心思。如今,神宗一系子嗣凋零,各地藩王中有實力、有資格繼承帝位的如同桂王、周王、潞王、魯王等人非死即監,可以說朱平安幫助朱聿鍵掃清了一系列登基的障礙和對手。但他自己也不得不面對嫡長子為儲君這一宗法的制約和挑戰。

其實依照朱平安目前的實力,控制山東、淮揚、河南東北部。另外還有關外金州四衛,麾下大軍精銳達到十萬之眾,完全可以拋開自己的父親依靠強兵登上帝位。但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影響朱平安卻不能不再三深思。

滿清佔據遼東大部和京畿、山西之地,擁兵已經達到二十餘萬。順軍還佔有陝西、河南大部和湖廣一部,兵力在四十萬上下,只不過戰力卻大不如昔。另外便是佔據四川為王的張獻忠。控制兵力也在二十萬上下。單單說這些外敵,朱平安此時也沒有完全的把握能夠一戰勝之。

還有大明如今的這些督撫,雖然名義上都歸屬於大明的旗下,但其人卻是各懷心思。福建的鄭芝龍、江西袁繼鹹、湖廣何騰蛟,還有云南吳兆元、沐天波、以及一直擁護桂王一系的廣西巡撫瞿式耜等等。

如果一旦朱平安用武力登上帝位,那麼這些督撫會甘心情願的歸附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登位名不正言不順,遲早會有反噬之累。與其如此,倒不如將事情做的穩妥一些,唐王朱聿鍵接掌帝位。也是朱平安當下裡最好的選擇。

如今最讓朱平安頭痛的卻是這個儲君的位置。原本以為,憑藉著崇禎皇帝當年的承認和認祖歸宗,以及自己在朱聿鍵登位中立下的不世功勳,朱聿鍵總會考慮一下自己的儲君位置,但現在看來,朱平安卻不得不承認,他有些太過高估自己在朱聿鍵內心中的位置了。

路振飛匆匆忙忙的來到南京,急切的和朱平安半夜見面。也是為了這個原因。假如朱琳源成為太子,那朱平安也只能成為一介藩王。手握重兵的藩王,將來肯定不會被朝廷所容,難不成還要走朱棣的老路?這顯然是不太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