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與執行在經脈中的氣有所不同。這裡所練習的氣,是周身的氣,並不是在經脈之中,而是後天之氣,氣血一體,互化互生,故日“氣乃無形之血,血為有形之氣。”當然,與經脈中的氣,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氣就如同血液中的氧氣,身體的水分一樣,無處不在。透過氣,來滋養強壯肉身。這個氣,最後收功的時候,也會部分歸入經脈之中,為你通脈增加動力。

內視的時候,他能明顯看到,內臟在他呼吸的時候,像被氣在捶練,拉伸。當然不是那種野蠻的錘鍊,而是循序漸進的錘鍊。就像捏麵糰似的,這就是在練髒。氣的作用就是邊練邊養,同時對氣血進行調控,不至於練傷。

練完後,會有全身舒爽之感,如同全身按過摩似的。

幾天後杜峰開始傳授他洪拳。提起洪拳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瞭解,只知道其拳法剛猛,大開大合。知道一些比較出名的習練者洪熙官、梁坤、黃飛鴻等。至於創始人,就不瞭解了。其實洪拳的創始者,是道教一個非常有名的人物,葛洪。大洪拳,也是鞭拳。是一種內外相結合的拳法。後來隨著歷史的演變,又加入了新的變化招式。

杜峰傳授他的是老洪拳,是由龍、蛇、虎、豹、鶴五形編成。招式不是很多,一邊傳授,一邊給他糾正動作,講解招式特點,攻擊和練習方式,每天講解一形,差不多一個星期,才把洪拳教授完。

還有混元樁法,雖然和以前所自學的差不多,但是裡面還有很深的道理,如果杜峰不講,他也不會明白,原來站樁還有活樁和死樁之分,站樁不是站就可以了,還需要站活了才行。死樁,完全是靠大腿的肌肉在支撐,而活樁,是需要配合呼吸,勁力的運用,意念引導,才能站好。

站樁也是為了整勁,也就所說的抻勁拔骨,簡單的來說,就是把全身的筋骨之力整合。

行走坐臥,都有竅門。以前別人說練武苦,以為只是身體上比較苦,但是真正練起來,才知道,身體倒還好,主要還在精神上,所要注意的,所要鍛鍊的實在太多,這都需要心思放在上面。如果沒有恆心,沒毅力,基礎不好,還真練不出什麼來,練了,也就是個花架子而已。

真有點不入這一行,不知道這一行深淺的味道。以前看人練武,其實也就是那樣,那些個動作,覺得沒什麼,打起來像是空架子。但是透過杜峰講解,他才瞭解到。練拳的時候,拳勁是含而不發的,邊練邊養,以勁練筋骨。平時看起來沒什麼威力,只有真正實戰,打的時候,才會發力,把力量打出去。

杜峰還特別強調了呼吸調整,打個很簡單的比喻,普通人如果快速的打幾拳,就會覺得氣喘,這樣力氣就會跟不上。所以這裡特別強調呼吸,內功。練武的時候必須保持呼吸的順暢,不能氣喘。一定要注意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的統一配合,只有這樣練習,才能快速進步。

至此,馬國才每天鍛鍊的東西,又多了一項,洪拳。剛開始練拳的時候,練得並不快,而是仔細的注意每一招每一勢,體會勁力運用,明白每一招發出去後,勁力所發出的地方。

第七十二章明勁

就這樣過了一個月時間,他的招式越發純熟,對於勁力的運用,也是有所掌握。如果不留力,偶爾一拳下去,還能發出“啪”的一聲。這還沒到明勁的頂峰,據說明勁頂峰可以打出氣爆之聲。

勁與力是不同的,力是死力,而勁,主要是指力量運用的方法。如寸勁,就是瞬間爆發瞬間聚集力量的技巧能力。明勁和暗勁,那是形意拳的叫法。一般練武的,把他們叫做剛勁陽勁、陰勁柔勁。那是一種不顯形於肢體內在的力量,力量是勁物質的基礎,勁是力量的質變與特效發揮,兩者是因果關係,相輔相成的。

並不是說,練到暗勁,就比明勁厲害,這關係到格鬥技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