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不僅深沉,還格外漫長。眼睜睜數到三更的梆子敲過兩遍,就聽遠遠的一聲慘叫,劃破了九原的寧靜。
第443章 多事之夜
今晚註定了是個多事之夜。
上半夜還算平靜,下半夜睡得警醒的百姓就聽得街道上有亂哄哄的腳步聲,有膽大的想探頭出去看一眼,卻立即給殺氣騰騰士兵給吼了回去。
但八卦的力量是無法阻止的,就象群眾的眼睛永遠的雪亮的。天光才亮,一個驚人的訊息就在九原流傳開來。
監事院裡的糧食遭劫了,聽說還鬧出了好些人命。
雖然不關自家的事,但百姓們還是議論紛紛。因為誰都知道,這個九原就因為有當地駐軍才繁榮起來。這兩年隨著士兵們開始搞種田,搞養殖,他們手頭寬裕了,也著實帶旺了本地的經濟,百姓們不說大賺,可都從些針頭線腦裡得些收益。所以乍聽說軍糧出了事,百姓們自然也很關心。
誰都知道,去年軍糧沒賣,全給監事院拿去進行了深加工,預備今年賣個好價錢。這馬上就要開賣的時節,居然出了這等子事,那究竟是何緣故?別說百姓們議論紛紛,就連官宦人家也是如此。
大清早的,錢家人憂心忡忡的齊聚一堂,連早飯都沒心思吃了。
“都先坐下來吃飯吧。”石氏揉著生疼的額角,強打起精神請錢老太爺和老太太先動筷子。
可端起碗,老人家又怎麼吃得下去?
還算洛笙年有良心,昨兒半夜裡糧食出了事,當差的人是先報到他那裡去的。他想著大半夜的,怕嚇著錢家人了,便沒讓人往這裡遞信,只是立即找上了韓瑛,又去敲開了盛行恕的府衙。
這二位一聽也都吃驚不小,要說起來,他們一個是本地主帥,一個是本地主管官員,都有維護本地治安的職責。雖說糧食是在洛笙年的地頭出的事,但要是追究起來,三人可是一條藤上的蚱蜢,誰也別想逃。
所以二人知道訊息,全都火速趕到了案發現場,進行偵辦。可一查下去,這事情反而複雜了。
因監事院是新設立的衙門,一沒錢,二沒人,所以當初先來的錢文仲便只修了個辦公場所,至於應該安排官員住宿的後宅,只有個規劃,砌了堵泥牆,裡頭空空如也。洛笙年帶著錢敏君來了九原,至今還一直借宿在驛所裡。
後因監事院要來了糧食處置權,又經了那場大雨的教訓,洛笙年命人在監事院衙門空曠的後院重新建了倉庫,又加高了圍牆存放這些糧食。
因九原還算太平,監事院也還算在城中繁華地帶。所以平日裡就安排八個衙役當班,兩個守前門,兩個守後門,另有兩班跟他們替換。一直都是如此,也甚是太平無事。
可昨夜,事情就奇怪了,一沒有翻牆的痕跡,二沒有撬鎖的痕跡,可糧倉的糧食卻莫名其妙的少了一大半。要不是死了兩個差役中,有一人在臨死前慘叫了一嗓子,驚動了旁人,只怕整個糧倉就要給人搬空了。
除開這兩個死了的,守夜的八個差役中,醉了四個,至今還沒醒來。據查,他們的酒裡給人下了蒙汗藥。另有兩個翫忽職守,當夜悄悄溜出去會老相好了,可這倆人也是現在唯一的目擊證人。
他倆雖溜出去玩了,卻也不敢在外頭留連一整夜,差不多辦完事就往回走,結果快到衙門時,就聽見有人慘叫。這二人給嚇著了,躲在衚衕角落半天不敢出來,只聽著馬車離開,才悄悄回去。發現出事之後,立即去給洛笙年報了信兒。
姑且放下這些疑點,不去管是否內外勾結,韓瑛想著,得趕緊把糧食追回來才要緊。
既然盜賊拖著那麼多的糧食,必然走不遠,就讓人循著車馬蹄印去追。可那夥強盜想來是慣犯,在車輪後都綁了樹枝,馬車在前頭跟,樹枝就在後頭拖,又恰好這幾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