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決定讓江東省農業研究院的領導頗為高興,目前在全國範圍內也只有江東省農院引入了碧根果樹苗進行本土化培育”由於專案引入成本高,目前單株樹苗的價格遠高於國內其他山核桃,本土化種植也一直沒有形成規模效應,包括在技術上都有太多的風險因素,一直沒有較大的林場單位引入

這六萬株的引入合同正是省農院在碧根果專案上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單”其實旗山這一次是花省農業廳的那二十多萬的扶持款,自己也不是很心疼,可省農院是真高興

簽完合同的當天,訊息一傳到省農院那邊,省農院的院長姜培根就當即拍板透過了關於畜牧所在旗山設立分所的申請報告,還從林業所派了一名主抓碧根果專案的副研究員”常駐在旗山搞技術指導和培訓工作,一定要在旗山先開啟局面

有時候啊,確實要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一個總是有很多額外的好處

楊嶺林場經過重的調整規劃”擁有可改造的丘陵地3萬畝,按照省農院的估計”全部改造成功之後,**年後可以進入產期,以後的產量每年都會遞增,樹齡達到80年以後開始逐步遞減由於是採用果草間作種植,平均每畝山地綜合利用的牧草產量也能達到年15萬斤左右

利用這樣的綜合產出,開始肯定是比每畝耕種地的效益低,10年之後就是另外一回事,甚至可以說是完全不能比的

不過,公社內部對於這個專案多少有些異議

種核桃好不好?

當然好

問題是收益期太晚,要等10年才能賺錢,這要等到哪一年?

就算按照計劃在楊嶺林場種完70萬株,最終完全利用公社口萬畝適合核桃種植的丘陵坡地,種下整整550萬株到600萬株核桃,成熟期階段年產量可以達到7000噸左右又能如何,因為那基本是十年之後的事情

即便按照省農院的承諾採用高產嫁接技術,承諾在旗山開設優良苗圃園,利於高產嫁接,可那也得是五六年之後才能大面積結果

雖然有那麼點疑慮,畢竟是難得引入來的好專案,只是得等好些年才能收賬,在正式移苗之前,全社的大部分空閒勞力都開始集中在楊嶺掀起一輪的大建設

這不是建房子,這是挖坑填地,整渠刨石,只要是有把子力氣的旗山人都能幹,也都得上去幹

大家一窩蜂的衝上去,按畝劃分責任,一組組的搶,甚至是按人劃分責任,一家家的搶,一個個的搶,還和過去一樣,保底一個工分五分錢,蜍賬就給利息,最遲年中結帳

現在公社勢頭這麼好,也沒有幾個社員覺得公社會欠賬,反正先上去搶工分再說,六千多人的勞力集中在楊嶺大建設

為了旗山,為了自己”奮力在幹

楊少宗很忙,可他也來了,所有機關幹部、學校教師、畜牧站、機耕隊、良種站……全部都要上陣

此時的天氣已是微微有些寒意,楊少宗卻挖的滿身都是大汗,他抬頭看過去,社員們也都在挖著,六千多人鋪散在整個楊嶺東側的老鱉坡上,就像是一群勤勞的螞蟻

其實還是做勞力實在,沒有那麼多的勾心鬥角”沒有那麼多的抉擇,只用痛痛快快的出勞力

出了一身汗的楊少宗有著一種說不出的滿足,他像是已經看到滿山坡子的美國山核桃,結滿了果子等著他們去採摘

幸福彷彿很遠,又彷彿是很近”觸手可及

雖然這些年裡註定是光付出沒收入”可它的收益期卻能長達七十年,而且是產量逐年遞增,它們將註定會為旗山人帶來數之不盡的財富

就在他這麼想著的時候,遠遠的傳來了趙瑛的喊聲

“宗子主任”

趙瑛喊的那麼輕快,她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