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比。如果能在位60年,就當傳位給太子。
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日,85歲的乾隆皇帝,御圓明園勤政殿,召見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宣示立皇十五子嘉親王顒琰為皇太子,以第二年為新皇帝嘉慶元年,屆期歸政。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帝御太和殿,舉行內禪大禮,授璽。顒琰即皇帝位,尊弘曆為太上皇,訓政。由禮部鴻臚寺官詣天安門城樓上,恭宣嘉慶欽奉太上皇帝傳位詔書,金鳳頒詔,宣示天下。
所謂“金鳳頒詔”,是說皇帝從太和殿頒發的詔書,抬上黃輿,鼓樂高奏,禮儀隆重,由禮部官員,送上天安門。天安門城樓上有一隻“金鳳”,口銜詔書,從城樓上徐徐降下;城樓下的禮部官員跪接詔書,分送各地,公佈天下。
乾隆內禪皇位後,又訓政三年零三天。後人多譏評乾隆名為退位,實禪而不退。其實不然,縱觀中國自秦始皇以下兩千年的皇朝歷史,由內禪歸政者,前君罕見,後君亦無。宋仁宗儲位既定,鬱悶不樂;宋英宗立太子後,泫然淚下。
乾隆在位既長,享年又高。在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享年80歲以上的皇帝只有四人。除乾隆而外的三位皇帝是:一是梁武帝蕭衍,享年85歲,在位48年。但他局處一隅,三次捨身入寺,長於文學,精通音律;侯景之亂後,飢病而慘死。二是宋高宗趙構,享年80歲,在位36年,建都臨安(今杭州),半壁山河。三是元世祖忽必烈,享年81歲,在位35年。
這三位皇帝,或國偏一隅,或半壁江山,或在位不長,或國亡而死,都不能與乾隆皇帝相比擬。難怪乾隆帝自稱“得國之正,擴土之廣,臣服之普,民庶之安”,罕與倫比。
風流佳話
乾隆不僅是一個勵精圖治的明君型皇帝,還是一個風流才子型皇帝,他的風流韻事更是為人津津樂道。在這些風流韻事中,最著名的就是他與香妃之間的故事,以及他與和���淶畝鞫髟乖埂!�
關於香妃的傳說,主要有兩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是香妃喜劇說:香妃天生麗質,身有異香,美貌絕倫。她家世居南疆葉爾羌(今莎車),兄長因不滿霍集佔虐政,舉家搬到伊犁。其兄在反對霍集佔之亂中,心向清朝,立下功勞。他們受召到了京師,後來長住在北京。香妃入宮,受到皇太后的喜愛和乾隆帝的寵幸,生活過得很幸福。香妃死後,乾隆聞訊,悲痛不已,恩准將香妃屍骨運回新疆喀什入葬。現在當地維吾爾族流傳的是第一個版本的傳說。
第二個版本是香妃悲劇說:香妃是乾隆年間平定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亂時,被擄進皇宮的。乾隆因其貌美,且體有異香,而冊封為香妃,並對她大加恩寵。但香妃矢志守節,隨身懷刃,準備殺帝報仇。皇太后聞訊,召妃入宮,賜死,後葬到清東陵。而這一個版本流傳得更廣一些。
故事說:大約1745年,香妃生於新疆喀什的一個貧苦人家,出生後渾身散發著一股麝香味,因此起名為“伊帕爾汗”(維吾爾語,“香王(後)”之意)。因香味而出名的伊帕爾汗才十來歲,就被阿帕克和卓的嫡系後裔“皇帝”霍集佔小和卓納為妃子。
1759年7月,在清軍與大小和卓的最後一場戰鬥中,大小和卓遭到了徹底的失敗(7月28日,大小和卓被處死)。時年14歲且渾身香氣撲鼻的伊帕爾汗就在這場戰爭中被俘。由於她是一位絕色佳人,身上又散發出一種天然的奇香,所以人稱香妃。
1760年元月前後香妃被押至京城。乾隆皇帝非常喜歡她,便將她收為妃子,納入自己宮中,還特地招來回教徒服侍她的吃穿。又在宮中西苑造了回族的住房、禮拜堂,以博取她的歡心。但香妃卻毫不動心,堅決不從,只對從新疆帶去的沙棗花情有獨鍾,並經常落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