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是從京城的運河到達上海城。這個城市的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航程還是很順利,每天過著一樣的生活,除了吃飯就是認識字。這樣幾天之後,他們都到達了上海城。到了上海城之後,他們又帶著帳篷住到了城市的一個專門的空地上,這樣休整了三天之後,他們坐上了海船,開始往一直都新光城進發。這一次的航行時間長一些,大海上很顛簸,他們中間很多人都生病了,不過,船上都有大夫,給他們治病,所以,也沒有出現死亡的現象。這個海船很大,雖然他們住的很擠,但是,管事們允許他們每天都到甲板上欣賞壯闊的大海景象。當然了,在這裡,還是要學習。不過,學習已經開始不在是簡單的識字了,開始有先生教導他們認識一些農作物,還要他們背這些農作物的種植方法。內容很多,而且這些東西都是他們沒有見過的農作物。一直到他們到達新光城都還沒有學完。…

到了新光城,老規矩,他們又休整了三天。這裡已經和大陸上不一樣了,這裡氣候和暖,空氣溼潤,燥熱。他們這才明白,為什麼管事只給他們發放了單衣,因為這裡單衣就夠了,要是在大楚,這個時候,應該都是深秋了。三天之後,他們又坐上了海船,往呂宋島進發。每天還是在學習,航行中度過,這樣幾天後,就到達了呂宋島。他們以為已經到了目的地,可是管事們告訴他們,這裡並不是目的地,是黑家的普寧城。他們要去的是慶春城。不過,到了這裡,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去慶春城,他們這些人被分成了四部分,一部分去了慶春城,一部分去了同仁城,一部分去了天水城,最後還有一批人留在了普寧城,不用跋涉了。

現在陳文蕙接觸的這些就是經過長途跋涉過來到了慶春城的百姓,他們雖然很窮,但是這些人是自由民的身份。到了慶春城,這些人才看到,這裡是一片叢林,沒有城市,城市是要他們建設的。所以,管事給他們發放了帳篷,三天的乾糧,然後告訴他們,他們有兩條路選擇,一條路是到城裡的建築工地上去幹活,這樣每天給管飯,每個月有工錢。第二條路是,若是手裡有積蓄的,可以去城外開荒,不過,要先買地,一兩銀子可以買三畝山地,一畝平地。開荒出來的木材之類的可以賣給城主府專門收購的工坊。

如果準備開荒的,可以向城市的銀行貸款,最多可以貸款一百兩銀子。若是去工地上幹活的,也可以貸款給家裡的老弱婦孺們買小牲畜,小家禽回來飼養。最多可以貸款十兩銀子。

這樣宣佈之後,這些百姓們,都議論紛紛。其實,這些政策在船上,已經有管事們告訴他們了。可是他們都不敢相信。世界上哪裡有這麼好的事情?現在白吃白喝已經很讓人驚訝了,哪裡還能白給他們錢,讓他們創業,要是真的像管事們說的,那這些人多辛苦幾年,勤勞一些,還不得都成為富翁啊?雖然他們在船上大多數人都不信。但是到了慶春城,看到管事們這樣和他們一說,還現場把銀紙給搬過來,整齊的銀紙碼放在那裡,一群管事拿著筆準備現場辦公。幾個膽大的上前去摸出身份牌子,登記了一下,然後申請貸款一百兩銀子。居然在一陣核對之後,立刻就拿到了手上。並且有專門的人引領著去了衙門辦理買地的手續。辦完之後,又讓他們去買工具,立刻就帶著他們去了他們買的地裡,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