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得把自己手裡的多餘土地和商鋪都賣出去也能接受了,換成銀錢,投資進新城裡面,不用操心就等著收紅利,多麼好。
陳文蕙看大家的牴觸情緒不濃烈了。接著說:“我還有第三件事情要宣佈。當初為了建城,為了賺錢養活建城的費用,我們城主府開了很多的工坊。這些工坊現在都很賺錢。當然了,我們城主府也因此養活了巨量的工匠們,每個月的工錢都是個巨大的數字。隨著這些工匠的技術熟練,我們付出的越來越多,當然了,我們收穫的也越來越多。可是這樣很不利於工坊的發展。現在我們手裡不缺錢了,慶春城也基本上都建設成了,我就想著,把這些工坊都拍賣出去,工匠們都解除合同。工匠們可以自己買下工坊,也可以自由之後,自己開辦工坊,工匠師傅可以自由的收徒弟,徒弟們將來學成之後,可以跟著師傅幹,也可以自己開辦工坊。”
這可是個大事情,在座的所有人又不淡定了。
陳文蕙倒是處之泰然,任由下面的人交頭接耳的議論。從國營轉向私營,這是必然之路。
萬淑慧考慮了很久說:“這倒是一步好棋。我贊同。我們現在的工匠數量太多了,可能超過兩萬人了。我們的工坊已經越來越不好管理了。良莠不齊,偷工減料的有,磨時間的也有。反正每個月的月錢是固定的,自然是做的多不如做的少。還有一些私下裡接活計的。乾脆我們把這些工匠放自由了,工坊拍賣了,那些大工匠們手裡有錢,就買下工坊,僱傭工匠們,那些技術好的,幹活老實的生活一樣不受影響,一樣是有工錢拿,只是老闆換了而已。那些渾水摸魚的,也不能摸下去了,正好給我們城主府省了很多的事情。”…
陳安是管理工匠的人,這個時候也說了:“我們作為官員,能不能買下工坊?”
陳安是瓷器匠人,確切的說是瓷器大師。他本來就是瓷器製作行業的翹楚,說是大楚第一都有可能。他自然是想買下瓷器工坊了。其實,陳文蕙手下的瓷器工坊有好幾家,賣給陳安一家也是正常。
陳文蕙笑了說:“當然可以。我知道,你和桂玉霞雖然幹著衙門的事情,同時也在管理著自己的領域。陳安一直都管理著瓷器作坊。桂玉霞一直管理著繡坊。現在,你們可以繼續做官,同時買下一個瓷器作坊,一個繡坊。或者是辭去官職,專心經營你們的作坊。有你們這樣大楚最好的大師經營,一定出的產品越來越好。”
桂玉霞很是心動。
陳安也坐立不安,恨不得立刻回家和家裡人商議一下。
陳文蕙說:“不過,我先說好,我的工坊都是很賺錢的。大楚的客戶很多,你們要是想買,可是要準備很多錢才行。我也不是現在賣,我要三個月以後賣。這樣你們能有足夠的時間考慮,同時可以有足夠的時間處理你們的土地,鋪面,回籠資金,這樣如果到時候錢還不湊手,我可以讓南洋銀行給你們貸款。”
萬淑慧一聽就十分高興,生意來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一十五章 回到本行
陳文蕙散會之後不久,很多家庭就開始不眠了。現在這個訊息只是衙門裡面的人知道。具體的措施還要過幾天,衙門的人開始擬定公文,張榜公佈之後才實施。
可是敏銳的慶春城居民,就已經發現,官衙的那些大小官員們已經開始往外賣土地,鋪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