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極反笑地皇上指著胡亂扔在一旁的奏摺,厲聲吩咐。

“蘇培盛,你過來替朕登記,這些奏請封后的奏摺中看好的是哪些人?”

前朝對他的後宮瞭如指掌,他再怎麼心裡不痛快,也要看看他們支援哪位主子。

“奴才遵旨。”

蘇培盛低眉順眼地撿起掉落在地上的奏摺,小跑著靠近桌案,將雜亂的奏摺一一放好。

沒一會兒他就統計好了數量,沉聲上報。

“啟稟皇上,這堆奏摺裡有八成的人認為蘭妃娘娘堪當大任,有一成的人認為蒙古的娘娘們也很有風範,還有半成多認為祺貴人的出身也不錯。”

皇上見蘇培盛臉上露出難色,狠狠地剜了他一眼。

“怎不繼續往下說?難不成你個狗奴才還想隱瞞?”

“皇上,剩下的奏摺提及了淑貴妃娘娘,只是......”

“哦?淑貴妃也牽扯到其中?”

沉著臉的皇上朝著蘇培盛伸出手,“拿來給朕瞧瞧,看看他們都是如何稱讚淑貴妃的?”

蘇培盛苦著臉將幾本奏摺遞上去,那些大人們哪裡是稱讚淑貴妃,簡直是往人心口上戳刀子。

“混賬!又要過繼弘瞻和弘曜,這幫人簡直太不把朕放在眼裡了。”

“蘇培盛,準備輦轎,朕要給太后請安!”

明明他都當著太后的面婉拒了過繼之事,沒想到前朝還有人提出此事。

皇上看到奏摺的第一反應就是,太后藉由前朝大臣之口來逼迫他。

“竹息姑姑,朕來給皇額娘請安,敢問她可有空閒?”

孫竹息從前私下裡對皇上多有照拂,皇上不願將怒氣發在這位嬤嬤身上。

“回稟皇上,太后娘娘正在禮佛。您請到正屋歇著,奴婢這就去請示一番。”

孫竹息和善的回話,在一側領路。

太后娘娘正在為十四爺祈福,她只能在小佛堂外守著,等娘娘那裡一結束,就去通報。

看著皇上臉上的不悅,孫竹息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皇上裹挾著怒氣而來,恐怕待會兒他們母子又要起爭執。

孫竹息等了兩刻鐘左右,小佛堂裡才傳來了動靜。

“竹息,你守在門邊可是有事?”

“回太后娘娘,皇上前來給您請安,人在正殿候著的。”

孫竹息恭恭敬敬的上稟。

太后下意識的撥動了手裡的佛珠串,不解的開口。

“皇上可有說明來意?”

“娘娘,皇上未曾明說,不過奴婢瞧著皇上心裡好似存著事情。”

“你先去伺候著皇上,哀家忙完了就過去。”

太后將自己抄寫的祈福經書一本又一本地扔進冒火舌的炭盆裡。

火焰燎過的經書很快變成一片又一片,部分隱約可見上面的“胤禎”二字。

若是湊近了還能聽到太后低聲唸叨著。

“求菩薩保佑我兒......若來日得償所願,定會為菩薩打造金身。”

在她身旁的一位素衣居士好似沒聽到這些大逆不道的話,將炭盆未燃盡的佛經又扒拉開來。

待所有的經書燒成了灰,太后熟練地朝著女子比劃了幾下,對方回覆了幾個手勢後,虔誠地端起了炭盆。

太后人還未坐下,便不鹹不淡的問道。

“皇上來找哀家,可是出了什麼事?”

“回皇額娘,今日前朝上了些摺子,說起了封后之事。”

“兒臣來請皇額娘拿個主意?”

皇上說話時目不轉睛地盯著太后,不想錯過她臉上的任何表情。

久經風雨的太后抬了一下眼皮,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