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問題,但是雙性戀實在讓人有些不舒服,這很容易讓人想到糜爛這個詞。
不過安沒等她再說法,只是笑眯眯的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後轉身離開:“好了,我們還是過去吧,也許馬上就要開始拍攝我們的鏡頭了。”
安吉拉在肚子裡暫時的鬆了口氣,真奇怪,是因為有過同性性行為的女人總是很容易看出有著相同情結地同性,還是因為自己太不小心了?不過,看起來安對自己沒惡意,不過自己真的對查理茲有過什麼妄想嗎?就算有那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這……應該不算什麼吧?
女孩搖了搖頭,瞟了一眼還在拍攝的查理茲,趕緊回自己的地方去,還是收斂心神先把自己工作做好。
《虛擬偶像》的拍攝就這樣進行了下去,進度還算順利,那天之後安就沒有再跟她多說什麼,當然,這和她戲份不多不無關係。。
()
卷二 薔薇少女的青春期 78 影響
“我不知道約翰先生們在想什麼,它不是歷史,即使是業餘的歷史學家也只需花上分鐘就能挑出一大堆錯誤來,它只是一部電影,一部悲壯的、融合血淚傳奇、包含了人類最崇高的追求——自由的史詩電影!安吉拉對它的任何評介都是基於這個事實,而且安吉拉只做一個普通的美國公民都可以做的事情,我看不出這和蘇格蘭目前暴發的運動有任何必然的聯絡,約翰先生們最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用一些手段去影響一位美國公民。”——這是美國媒體的看法。
“這確實是一部電影,但是它並不是一部普通的電影,也許它想做一部普通的史詩電影,但它並沒有做到!難道山姆大叔們不該為此負上一點責任嗎?即使王室並不承認安吉拉的身份,但是她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一舉一動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所以她應該是深思熟慮的,而且安吉拉自己已經發表了宣告,不知道山姆大叔卻為什麼依然要酸溜溜的像個深閨怨婦一樣嘮叨?”——這是英國媒體的看法。
當然,以上只是大致的總結,兩國的大報基本上還算剋制,即使不滿,用詞造句也比較含蓄,但是小報基本上就是針鋒相對,言詞激烈。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兩國的媒體們並沒有達到這種地步,不過問題在於安吉拉召開新聞釋出會後,美國國內的FANS不滿了,在某些報紙刊登的讀者文章顯得非常偏激,比如《國家詢問者報》上的某篇讀者來信就說:英國人完全是無理取鬧!
自然,英國那邊的FANS也跟著不滿,他們認為這正是安吉拉應該做的,畢竟她的身份放在那裡,《太陽報》甚至火上澆油的說什麼,即使不考慮王室因素,這也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反正美國是預設雙重國籍的。然後美國這邊反擊。英國那邊再反擊,一來二去媒體們也捲了進來,於是最後演變成了大戰了。
基本上美國人不爽地是,安吉拉作為美國公民,又是著名的大眾偶像,完全不需要為此特別發表任何宣告。蘇格蘭的事情是英國政府自己處理不當,將這種問題壓在一個女孩身上,無疑是非常惡劣的。
而英國人不高興的是,他們覺得美國人實在太小題大做了,不管怎樣安吉拉的身份在那裡,說錯話當然要補救,再說,女孩兒已經召開地釋出會,那些不相干的人在旁邊指手畫腳幹什麼?當然。最早是英國報紙挑起來的事情讓他們選擇性的遺忘了。
總之,這些事情讓很多人產生原本不應該有的困擾,比如安吉拉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片場。總能聽見那些討論著這時的竊竊私語,還有不少人當面表示他們非常支援她!而英國王室發言人也為此焦頭爛額,他對每天的例行釋出會都要回答和此事相關的問題而感到厭煩。
小報的記者們也不斷詢問著相關人員地看法,比如製作人梅爾。吉布森,女主角蘇菲。瑪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