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候肯定是一身的臭汗,一旦感冒了就會造成非戰鬥減員,這種蠢事他們是不會做的。

太陽昇起到半空的時候,城外聯軍的營地大門終於開啟,聯軍計程車卒不緊不慢的走出了營地,緩緩的來到距離城牆五里的地方擺開陣勢,然後開始準備新一天的攻勢。對此,城牆之上的大唐士卒們早就已經形成了習慣,再加上五里的距離足以令對方走上很長一段時間,而城牆之上從一頭到另一頭只有兩丈的距離,幾步間便可以到達,所以他們仍舊該閉目養神的繼續閉目養神,該扯淡的繼續扯淡。

時間過了不久,城外聯軍的步兵開始出發,還是老樣子五千人的步軍方陣,越往前走分散的便越開,直至在距離城牆五百步的地方形成散兵陣形。這同樣是城上的大唐士卒們,閉著眼睛都能說出來的老套的、一成不變的進攻方式。只要他們不進入到連弩兵的一百六十步的射程範圍,大唐計程車卒們就會仍舊保持這種懶散的狀態。還有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就要輪到下一波大唐士卒來接替他們,按照城外聯軍往日的習慣,今天的戰鬥將會由接替他們警戒計程車卒來完成。而現在的這兩千士卒,則會在城下的軍營度過這一天剩下的時光。

還有一盞茶的時間,正在城牆上執勤計程車卒便要由下一組人接替,而城外正要攻城的聯軍距離城牆還至少有五百步的距離,城頭上的大唐士卒顯得越發的輕鬆。如果說是激烈的攻城戰還能令他們多少有些緊張和刺激的話,這種只需要連弩兵扣動扳機便可以打退對方一輪又一輪的進攻,是在難以令他們興奮起來。

就當他們將身上的冬服徹底的脫下來拿在手中,並且準備和即將來接替他們的部隊進行交接的時候,忽然有站在前面的觀察計程車卒大聲的喊道:“注意,城外有一支兩千人左右的突厥騎兵正在快速的向著城牆衝過來,所有人做好戰鬥準備!”

正躲在後面閉目養神和扯淡,等著即將到來的交接班的大唐士卒們,在聽到這個訊息後立馬就怒了,一個個咬牙切齒的衝到了各自指定的位置做好戰鬥準備的同時,對著即將到來的突厥騎兵破口大罵。他們之所以會表現得如此的憤怒,是因為他們的軍規中有一條就是:戰鬥中不允許進行輪值交接。

眼看著放個屁個功夫後,自己這些人就可以躲到軍營中,繼續剛才沒有扯完的淡,如今卻被這些突然發動衝鋒的突厥騎兵給攪合黃了,尤其是已經走到了臺階口準備過來交接的那一組士卒,居然用一種幸災樂禍的眼神看著他們這群倒黴的孩子,他們又怎麼會不憤怒。

實際上對於他們來說,只要對方不發動全面進攻,就一點危險都不會產生,同時也很難令他們對這種波瀾不驚的戰鬥提起興趣,所以他們才會因此而產生偷懶的想法。就比如說正準備接替他們的那一組人,之所以會流露出幸災樂禍的表情,也是因為他們對這種既沒有生命危險,更沒有驚險刺激的對抗感到厭煩,有人能夠替他們扛下來,他們正是求之不得呢。當然,如果是此刻的戰鬥非常激烈,他們雖然不能將對方替換下來,也會毫不猶豫的加入到戰鬥中的。這就是在生死患難中培養出來的兄弟感情。

場外的突厥騎兵並沒有直衝著城下而來,而是向左側兜了一個大圈,然後從靠近城牆拐角處斜著切了進來,這樣的話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避開大唐守軍的連弩襲擊,並且給自己一方創造出接近城牆,達到自己一方射程的目的。

這些個從馬背上長大的突厥人,從懂事起便開始接觸戰馬和弓箭,這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最大保障,所以沒有人比他們更加的善於騎馬作戰,也沒有人能夠在箭術上超越他們。儘管他們手中弓箭的射程普遍的都能夠達到七十步開外,但是為了達到傷敵的目的,他們還是冒著對方連綿不斷的箭雨,衝入到六十步的距離,並且來開手中的弓箭予以還擊。

大唐士卒從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