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羅王還是留了個心眼,並沒有直接出兵佔領大唐所佔據的百濟領土,而是打著幫助宗主國平叛的旗號,將百濟叛亂者所佔據的靠近新羅國境的土地收入囊中。當見到大唐方面沒有就此事發表任何意見後,膽子也就變得越發的大了起來,一口氣將泗沘城以南的地區全部侵佔,就連北部的党項城、南川停、金突城等大城也盡數收歸己有,僅餘下週留城、任存城、熊津城以及泗沘城四座城池,仍舊控制於大唐的手中。
眼見出兵時機已經成熟,李恪在請示了朝廷以後,兵分兩路一路由北海城的房遺愛統帥北海艦隊的三萬大軍從東面沿海路直撲新羅人的國都金城。而李恪則率領三萬大軍從陸路經平壤直接進入到百濟境內,首戰便在南川停將駐紮在這裡的兩千新羅軍以及數千百濟的反叛軍盡數消滅,又下令全軍封鎖住城池的四個出口禁止城內所有人出入,最後下令炮兵向城內連續發射了近百枚燃燒彈。直至全城完全陷入到一片火海之中,這才下令繼續向南開進。
期間曾有將領有些不忍,對此李恪不屑的說道:“鴨綠江以南的這些人,除去我大唐人以外都是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大狂妄之輩,從來都不知道感恩,與其留著他們浪費糧食,倒不如盡數屠戮乾淨省心。”
第五十一章 滅新羅 上
第五十一章滅新羅上
作為從後世穿越而來的人,對於半島上的人那是一點好感都沒有的。北邊的那個國家窮得連飯都吃不起,生活在鴨綠江邊的國人,只要能夠給他們一頓飽飯吃,那邊的女人就會趨之若鶩的偷渡到這邊來,即便到了這個地步這個國家,卻仍舊自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國家。幾十年前為了拯救這個國家,我們的數十萬英雄兒女永遠的長眠在了那片不屬於自己的國土上,但是根據前一世去過那邊旅遊的朋友說,他們那裡的導遊居然不知道我們的人,曾經幫助過他們抵禦過聯合**的入侵,在他們的認知當中,是他們的領袖率領著他們英勇的抵抗住了外國勢力的入侵,從此以後前一世的李恪便再也不對這個忘恩負義的國家抱任何的好感。
至於南面的那個國家,就更加的變態。在他們的眼中,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只要是這個世界上的名人,就都與他們的祖先有著這樣那樣的聯絡,都是他們先人在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留下的後裔。而作為他們近鄰的中國,幾乎所有的發明創造,甚至於傳統節日都是剽竊自他們的傳統。甚至於一些他們國家的所謂學者,經過一番研究還將諾大的中國領土,全部的劃歸到他們所謂的歷史當中的國家的控制範圍之中。
對於如此恬不知恥的行徑,李恪實在是不知道該用什麼話語來形容他們。罵他們都是在抬舉他們,唯一能夠令他們閉嘴的方式,就是將他們徹底的從這個世界上抹殺掉。前一世的他只不過是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即便是有這個想法,也沒有這個能力做到。但是老天有眼,讓他來到了這個時代,並且賦予了他顯赫的地位以及掌握著這個時代最為強大的武裝力量。於是他便一直再等一個機會,等著對方主動地跳出來挑釁自己的權威,這樣的話他就有名正言順的藉口對他們施加殘酷的鎮壓與屠殺。
說來也是湊巧,正當李恪準備大開殺戒的時候,一個同樣在他的鎮壓與屠殺的名單當中,只不過一時間還來不及尋找到藉口的海外島國,卻在這時不知道出於何種目的跳了出來,參與進了對原百濟國的領土爭奪上邊來。
李恪率領著三萬大軍剛剛離開南川停,便接到了來自泗沘城的求援信。新羅國的軍隊還沒有靠近泗沘城,一群騎著矮種馬,身材並不比大號的冬瓜高出多少的倭**隊,目前已經在叛軍的引領下迅速的向著泗沘城靠近,如今距離泗沘城只有不過百餘里的距離,最晚將於兩天後抵達泗沘城。如今的泗沘城中只有兩千餘大唐計程車卒,對方的總兵力卻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