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你可以在傳動軸的頭部刻出幾道凹槽,使得那些個齒輪可以前後移動,但是又不影響正常工作嘛。另外你在這變速箱上加上一個專門用於操控的拉桿,用於控制不同的齒輪。不過這個將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需要改進的地方會有很多。所以你現在的任務並不是把心思都用在變速箱上,而是讓今天所實驗的這輛車,可以真正的能夠在路上行駛,而不是隻能在試驗場地中行駛。”
“殿下,屬下可以保證,這輛汽車絕對可以在官道上行駛。”
“哦?你就這麼有把握嗎?要知道在官道上行駛,會發生許多難以預料的事情。還有就是你的這輛汽車,能夠一口氣行駛多遠?如果只能行駛十幾二十裡的話,那可是遠遠地不能滿足本王的需要的。”
“回殿下,根據我們的認真計算,這輛車最多行進十里就要新增煤炭,只要煤炭和水不用光之前,這輛車就可以做到不間斷的向前行駛。不過要想保證這輛車的行駛速度,應該在三里左右就要新增一次煤炭和水。”
王海川的一番話,使得李恪想起來了小的時候,而且是沒有穿越來大唐之前的時候,在電視電影中看到的解放前的老火車。那時的火車就是蒸汽機機頭,需要有一名工人不停地向鍋爐內剷煤。難道說這個汽車也要專門配置一名剷煤的工人?問題是工人站在哪裡呢?
像是瞭解到李恪的疑惑,王海川解釋道:“殿下,我們在發動機的後面,設定了一處隱蔽的儲存煤炭的箱子,並且在駕駛的地方設定了一處控制閥門,只要按住控制閥門一息的時間,便可以將粉末狀的煤炭加入到加熱室內。箱內的煤炭可以保證汽車一口氣行駛上百里,如果再遠的話就需要另行準備更大的儲存器皿了。”
“哦?”李恪的臉上流露出笑意。問道:“海川,有沒有興趣開著汽車陪本王去瀋陽?”
“……是。”王海川先是一愣,緊接著便明白了李恪的用意,非常痛快的便答應了下來。
第四十三章 李恪的心思
第四十三章李恪的心思
駕駛著一輛剛剛經過簡單測試的汽車,前往二百多里以外的瀋陽,李恪的這一舉動也可謂是大膽之極。儘管他已經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但是他依然還是太過於低估了大唐的汽車製造水平,與後世的製造水平上的巨大差距。首先,在汽車的減震方面雙方就具有極大地差距,連橡膠輪胎都沒有的汽車,在凹凸不平的土路上行駛,其顛簸程度簡直是比起上刑好不到哪裡去。
剛剛離開營州的時候,李恪的老婆們出於好奇心,還輪番的坐上去實驗一番,但是行駛了不到十里路以後,便再也沒有人肯坐在上面受罪。李恪也不過是堅持了二十餘里,便猶豫顛簸的他都快散了架,而不得不改騎戰馬前進。
第一天宿營的時候,整個隊伍只是前進了四十餘里,便不得不停止了前進。沒有辦法,從二十里過後,這輛汽車便開始不停地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向什麼螺母脫落、發動機過熱、方向盤鬆動等各種各樣的大小毛病,便接二連三的出現,使得王海川忙得頭暈眼花的。不過萬幸的是,一直到宿營的時候為止,汽車都能夠進行正常的行駛,這倒是令李恪大為驚奇。他之所以提出要駕駛汽車前往瀋陽,並非是一時興起想要炫耀一番,而是想透過此番的長途跋涉,使得這輛汽車設計中的毛病,都能夠透過遠行全部的呈現出來。哪怕是最終抵達瀋陽的時候,這輛汽車已經變成一堆廢銅爛鐵,只要能夠把其中設計不合理或者需要改進的地方,都一一的呈現出來,就已經是最大的收穫了。等到王海川回到營州之後,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與改進,新的具有實際意義的汽車,將會在短時間內製造出來。那時的汽車才真正的初步具備了代步的要求,也就具備了批次生產的可能。
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上午準備出發繼續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