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5/5頁)
章節報錯
甘涼。《全國中草藥彙編》
以本方治療“急性咽喉炎,頭昏、目眩、耳鳴”。《中藥大辭典》用本方專
治“頭暈、目眩、高血醫”等,說明三七花具有清熱平肝降壓的功能。據藥
理實驗結果證明,三七有明顯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使心肌耗氧量減
少;又有降低動脈壓的作用。故本方當茶飲用,可防治高血壓。
27。鉤藤茶:鉤藤製成粗末,每日六十克分二次,沸水沖泡,蓋燜十至二
十分鐘,代茶頻飲。
功用:清熱平肝,息風定驚。選按:鉤藤性味甘涼,《本草綱目》載:
本品“治大人頭旋目眩,平肝風,除心熱”,《本草述》謂“治中風癱瘓,
口眼喎斜。”據研究報告:本品有溫和的降壓作用和明顯的鎮靜作用。經觀
察治療一百餘例,服藥後多數患者血壓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可降至正
常或接近正常範圍。隨著血壓下降,頭暈、頭痛、心慌、失眠等症狀亦有減
輕或消失。
28。苦丁茶:苦丁茶、菊花、桑葉、白茅根、鉤藤各六克,製成粗末。煎
水代茶飲。
功用:清熱,平肝。
選按:苦丁茶為冬青科植物構骨和大葉冬青的葉,外表綠得色或黃綠色,
與一般粗茶相似,用沸水泡開後,伸展的葉片為闊披針形及卵狀披針形,邊
緣有鋸齒,浸液味苦,與普通茶葉不同。《本草求原》載其能“清頭目”。
《中國醫學辭典》亦云“散風熱,清頭目,治耳鳴耳聾”。桑葉、菊花、鉤
()好看的txt電子書
藤均能清熱、平肝,白茅根有清熱利尿和降壓作用,諸藥配伍,重在清熱平
肝。故本方適用於血匝偏高,頭脹頭痛者。
29。桑根白皮茶:桑根白皮,洗淨切絲,曬乾備用。每日三十克,煎水代
茶頻飲。
功用:降壓利尿。
選按:本品性味甘寒,有利尿和持久而緩慢的降壓作用。適用於身體肥
胖,素有痰溼,血壓偏高的眩暈症,亦可用於尿量減少,時有浮腫者。
30。旱芹車前茶:鮮旱芹菜,鮮車前草各一百克,洗淨切碎。煎水代茶頻
飲。
功用:平肝,清熱,利尿,降壓。
選按:芹菜性味甘苦涼,以鮮品為佳。《本草推陳》雲:“治肝陽頭昏,
面紅目赤,頭重腳輕,步行飄搖等症”。據藥理研究,本品富含維生素和礦
物質,尤以P 種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的含量為高;動物試驗證明有
一定的鎮靜作用,具有明顯的降壓和降低血清膽固醇作用。據報道治療觀察
十六例,有效十四例,無效二例,對原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