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呂長姁和呂雉及母親呂媼逃到了沛縣,住到自己的好朋友沛縣縣令家裡。能住到一個縣令家裡,說明呂雉一家雖然落難倒也不落魄。在沛縣縣令家,呂雉認識了劉邦。
劉邦,沛縣的一個泗水亭長。亭長是當時秦朝最小官職,幸運地是,他趕上了呂公在沛縣縣令家裡舉行的大宴,宴會上有一規矩,來參加宴會賀禮的人,帶的禮金越多,就坐離主人近的重要位置。劉邦除了官小外還是個窮鬼,據說他經常賒酒喝,連喝酒都沒錢的人,哪裡還有錢送禮,但是,劉邦卻大膽赴宴,並虛報自己禮金一萬,引起了呂公的注意,並引他為上座。
不知道劉邦在酒桌上施了何計,反正宴後呂公不顧呂雉母親的反對,把如花似玉的女兒呂雉許配給了劉邦,要知道正值妙齡的呂雉也是沛縣縣令追求的物件。
呂雉也完全同意了父親給自己安排的這一段姻緣,嫁給遠遠不及縣令的窮鬼劉邦,相信父親的眼光是呂雉的聰慧之一,因為呂公說劉邦是富貴之相,為人心胸開闊,好結交朋友,也喜歡幫助別人。如果呂雉聽從母親嫁給暫時風光的沛縣縣令,做個小妾,她也許命將不保,因為在後來的反秦戰爭中,劉邦和沛縣的人民殺了這個不得民意的父母官。
政治夫妻
呂雉和劉邦成婚以後,他們的兩個子女陸續出生,女兒就是後來的魯元公主;兒子劉盈,也就是後來的漢惠帝。劉邦經常為了公務以及朋友們的交往,三天兩頭不回家。織布耕田,燒飯洗衣,孝順父母及養育兒女的責任,就全都落在呂雉一人身上,而這樣碌碌無為的生活豈是呂雉甘心忍受的,如果一輩子過這樣窮苦的相夫教子生活,還不如當了縣令小妾享個安福,於是呂雉開始為自己的丈夫走帝王之路造勢。造什麼樣的勢?呂雉還是費了一翻工夫。
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有一天呂后帶著一兒一女在田裡勞動,這個時候來了一個老人,問呂雉討點水喝,呂雉不僅給了他水喝,而且還給了他飯吃。老人喝完水、吃完飯以後,就對呂雉說你的面相很尊貴,還說你的尊貴完全是因為你這個兒子的緣故。
劉邦回來後,呂后就把老人說的這個事情講給劉邦聽,劉邦聽了以後,就追上剛剛走的老人,要老人也給自己相面。老人看看劉邦說,你的面相尊貴得我不敢說,你好好保重吧。劉邦聽了自是歡喜,心裡想,此老人莫不是暗示我是帝王將相之人。
()好看的txt電子書
這個故事應該是從呂雉口中傳出來的,呂雉就是想透過面相來鼓勵自己的丈夫成就大業,這是完全可以領會的。面相之事是古代人最迷信的一項活動,它的確能影響人的行為意志。在秦末,群雄四起,任何一個貧民都可以舉兵爭霸,陳勝、吳廣就是最好的榜樣。
用相面的方式幫丈夫立志,這是呂雉作為妻子非常英明的遠見,而為劉邦起兵聚眾,呂雉又費盡心機製造了兩個神奇故事:“赤帝斬白帝”和“頭罩祥雲”。
牝雞司晨:呂雉(2)
赤帝斬白帝的傳說發生在一次劉邦押解民夫赴驪山勞役的路上,一路上,劉邦押解的民夫東逃一個,西逃一個,後來劉邦看到如此逃下去,等到了驪山民夫都逃沒了,自己無法完成任務,乾脆就把剩下的民夫全放了,自己也逃向山裡,有幾個民夫跟著劉邦逃,這其中就有呂雉的哥哥呂澤。
他們走山路時,遇到一條大白蛇,劉邦操劍就砍了攔路蛇,第二天有人說,在劉邦斬白蛇的地方,有一老婦人哭著說有人殺了她的兒子,她的兒子原是白帝之子,變成白蛇擋住赤帝兒子的路,被赤帝的兒子殺了。說這個事的正是呂雉的哥哥呂澤,很顯然這是呂雉和哥哥的一次合謀,此時正值秦王朝無能,兵荒馬亂的年代,一些青年聽說劉邦是赤帝的兒子,就開始紛紛投靠劉邦,想跟著有帝王之相的劉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