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代的奇蹟。
順著山勢的餘脈,他們秘密進入南楚境內。
寧覺非命令隊伍稍稍休整,隨後便亮出攜帶的軍旗,向西南方向的燧城急馳而去。
一路上,南楚百姓驚恐地看著身穿北薊軍服的這支鐵騎,看著高高飄揚的鷹旗和“寧”字大旗在面前翻卷而過,紛紛四散奔逃,大叫道:“敵人來啦。北薊人攻進來啦。”
鷹軍中有熟諳南楚話的心戰分隊,邊疾速奔行邊齊聲大呼:“北薊大軍已攻破燕北,南楚守軍全部投降,臨淄不日即破,百姓們勿憂,我軍不傷平民,不殺俘虜,只要不抵抗,一律優待,分田放糧……”
南楚全國都已知道上次被俘的二十萬士卒並未被殺,又看到他們軍容嚴整,士氣高昂,且已深入南楚境內,對他們的話便信了一大半。鷹軍如此張揚地飛騎而過,“燕北已破,北薊大軍直下臨淄”的流言便迅速地傳揚開去。
寧覺非沒有采取直線進軍,而是繞了一個大大的S形,又故意拖延了幾天,讓流言比他們先到燧城地區的南楚軍中,這才率鷹軍踏上了從燕北到燧城的必經之路,再向西直行,殺奔燧城。
這一路上,他們果然沒有遇到抵抗,卻也做到了秋毫無犯,趕路時也只在道路荒野之間賓士,絕不踩踏農田。在一個村民已全部逃走躲藏的小村子裡,他們在屋中找到了吃食,又打上井水灌滿了水囊。等他們離開後,有幾個壯著膽子的年輕人跑回來察看,卻發現井臺之上放著銀子,下面還壓了張字條。他們連忙去村外的山中報信,又找識字的先生看了,原來這是北薊人在村中取用之物的清單,上面還寫著:“因村中無人,故不告而取,甚感歉意,留下銀兩,以作補償。”他們放下了一百兩銀子,遠遠多於他們取走的食物和用品的價值。
此事頓時引起轟動,並立即傳播至十里八鄉,猶如長了翅膀的小鳥,越飛越遠,越傳越廣,種種驚詫、困惑、懷疑、讚賞、感嘆等情緒瀰漫在南楚百姓心中,就如種下了一粒種子,在合適的條件下,就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雖說如此,南楚百姓對當年北薊異族入侵時的殘忍好殺仍然記憶猶新,這時看他們忽然轉了性,疑惑之餘還是覺得走為上,於是北方的民眾開始了大遷移,許多人扶老攜幼地帶著家中細軟往南方逃去。當地官府無法彈壓,南楚的局勢必會開始動盪不安。
接近燧城時,寧覺非命令全軍覓地休息。不久,有南楚的一小隊偵騎緩緩走來,鷹軍派出了弓手,悄然掩至他們側後,一箭一個,盡數射死,隨即就地掩埋。
此後再無敵情。休整一夜之後,這兩萬精銳騎兵精神抖擻,人如虎,馬如龍,如箭離弦般,射向青楓嶺下。
早在三日之前,荊無雙和遊虎他們便已聽聞傳言,說北薊大軍已經攻破燕北七郡,現已向南直逼臨淄,並說那支軍隊人強馬壯,打著鷹旗,統帥是一位寧姓將軍,騎著紅馬,甚是神駿,言之鑿鑿,不似空穴來風。兩人大驚之下,商議了一天,卻是不敢不信。若果真如此,那他們這兩支精銳之師被北薊的一支殘兵拖在這裡,實屬不智之舉。二人料想被圍困住的北薊殘兵只剩寥寥數萬,已不足為懼,遊虎一人對付便可。
這時,經過連番惡戰,荊無雙帶來的十二萬人馬還剩了八萬餘人,遊虎又撥了部分兵力給他,湊夠十萬。荊無雙便即啟程,率軍回師向東,企圖堵截南下的北薊大軍,並派人飛騎趕往臨淄,一是打探訊息,二是向兵部彙報戰況,請求指示。
留下繼續圍困的南楚軍隊,把遊虎軍和燧城駐軍加起來,已不到七萬。但據守在青楓嶺上的北薊殘部也已只剩下了兩萬餘人還有戰鬥力,其他人非死即傷,遊虎倒也不懼。
荊無雙走後,他又派了偵騎四下去打探敵蹤。庶料偵騎未回,北薊的千軍萬馬已然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