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向敵軍,朕對你們的要求是衝潰大食軍馬的陣型。”

“是,末將遵命!”李嗣業和雷萬春抱拳躬身,領命而去。

“婁勒王兄,可查,爾二人率本部九萬兵馬(攻陷希瓦城si傷一萬)從西南方向策應雷萬春部。南霽雲,你率本部五萬軍馬,從西北策應李嗣業部。郭子儀,你率十萬軍馬,待戰鬥打響,從中路全體壓上,與大食人決一si戰!”

第468章陳通頂罪

希瓦城前的主要地形地勢比較開闊,而通往大食腹地的主幹道就在其中,這原先是一條河道,後來斷流才形成了堆積平原,經過幾代火尋國人的挖掘開闢,成了如今的狀況。而兩側則是山地叢林,相對適合伏兵。

只是高原綠洲之上的叢林並非內陸那種林深密茂之林,多為低矮的胡楊林,所以要想藏大兵於其中而不為大食人察覺,也不太容易。'搜尋最新更新盡在

不過,對於張瑄來說,他明知大食人會察覺兩側有伏兵,還是讓雷萬春、李嗣業等諸將屯兵於此,擺出了一副誘敵深入的架勢,根子在於他吃定了大食不會把中華軍隊放在眼裡。而且,大食人要想將來犯的中華大軍驅逐出境,這是唯一的通道,只有前進,否則便只能退兵。

雷萬粘萬人在西南,葛勒和可查率9萬人策應:李嗣業在西北,南霽雲率5萬人策應。郭子儀率軍中壓上,這就是張瑄擺出的應戰陣勢。

這種陣勢司空兜慣,並無出奇之處。

但不出奇卻是最有效力的陣勢。大食人絕對想不到,張瑄已經將全部兵力都壓了上去,準備阻擊大食軍馬於希瓦城外百里處。

大軍在希瓦城外嚴陣以待,然大食軍馬卻姍姍來遲。探馬回報,大食兵馬進軍的速度極慢,而且軍容軍紀看起來比較散漫。

由此,軍中就立即瀰漫起一種輕視大食軍馬的氛圍。

張瑄聽聞,暗皺眉頭。

中原王朝與大食王朝的jī烈碰撞只有高仙芝那一次,交鋒並不多。對於大多數中華軍卒而言,大食也是蠻夷之國,頂多若吐蕃、突騎施一般。換言之,很多將士並不是很瞧得起大食人。

加上大軍連戰連捷,勢如破竹,滅吐蕃和突騎施如同探囊取物,軍中難免會有目空一切認為中華軍威無敵的思潮。不要說普通將士了,就連雷萬春這種高階將領,包括葛勒王子這種上層人物,都是如此。

但作為穿越者,張瑄心裡卻很清楚,大食絕非是吐蕃和突騎施能比。

滅吐蕃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而事實上,吐蕃的國力因為連番內訌和張瑄在隴朔時的對戰消耗,在他舉大軍西征時,已經降低到了一個歷史低谷口所以,大軍開進,吐蕃翻掌即滅。

而突騎施之戰,也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促成。中華大軍攜滅掉吐蕃的威勢而來,兼之葛邏祿從旁策應,回紇舉兵助戰,突騎施畏懼內部出現紛亂,這才導致大軍壓上,一擊即潰。

可大食卻不是如此。大食國力之繁盛,國土面積之龐大,絲毫不亞於中華,甚至猶有過之。而且大食人多有宗教信仰,士卒情緒井較狂熱,戰鬥力非常強悍。

希瓦城。

張瑄抬頭望著郭子儀等諸將,嘆息一聲道;“朕再次重申一遍,大食非吐蕃、突騎施人可比,大食國力強盛國土遼闊,比我中華毫不遜色。若是諸位驕矜輕敵,此戰,我軍必敗。

郭子儀等人還沒有說話,雷萬春就大咧咧地道;“陛下,末將以為,大食人其實不堪一擊。當年,高仙芝那個廢物竟然……”

雷萬春的話還沒有說完,張瑄就臉色一沉,猛然一拍桌案道;“放肆!朕說大食國力強盛,你這廝卻反過來跟朕唱對臺戲說大食不堪一擊,豈有此理!”

雷萬春嚇了一跳,他心直口快,又有些神經大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