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馬似有蠢蠢yù動的跡象,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封常清已經再次臨時徵調朔方兵馬5000緊急馳援部州,防備吐蕃兵馬越過赤嶺從兵力相*空虛的*州下手。
這兩日,張xuān已經進宮去與李亨商定,在中原和河西、西域三地徵調和組建一支5萬人的新軍,劃歸隴朔大都督府麾下,全部佈防入剛剛.長領下的吐谷渾故地。
但崔煥一提這““杜子美、。三個字,他陡然一震,猛然抬頭來驚訝地凝聲道,““你說的這個杜子美,可是杜甫?,。
““然。比人是河南人,右衛率府胄曹參軍,據說頗有詩才。,。崔煥笑道,從懷中掏出他抄寫的兩首杜甫的涉案詩來,遞給了張xuān,““這便是那兩首詩了。,。
““其中一首“兵車行,,據說是嘲諷子瞻你的。隴朔用兵接連大捷,天下人無不拍手稱快,但此人卻語含譏諷,實在是可惡至極。,。
張xuān接過一看,見竟是後世廣為流傳的《麗人行》和《兵車行》,這可是杜甫這個詩聖的傳世名篇。
張xuān訝然失聲道,““就為了這個,楊國忠就把人給抓了?還要流放三千里?,。
如果是其他人張xuān未必會管,但既然是杜甫這個聞名已久的大詩人,張xuān就不能不管。
““因言獲罪,楊國忠真是豈有此理!,。張xuān皺了皺眉,““這兵車行寫於天寶十一載,與我何干?楊國忠分明就是牽強附會,yù加之罪何患無辭吶!,。
““不是最近寫的?
嗯?子瞻,你認識此人?,。崔煥狐疑道。
張xuān默然不語,沒有接話,沉吟起來。
他覺得有些奇怪。杜甫這首《麗人行》大概就是寫於天寶十二載或者十三載年間,也就是現在,但歷史上本來的楊國忠權勢比現在更加沖天,卻沒有因此興起文字獄:反倒是現在,楊國忠因為這事兒大動干戈,有些不太正常。
這首詩的確有嘲諷之意,但極其隱晦。在當下這個時代,尋常人很難朝這方面去聯絡。唯一的可能便是,有人在暗中煽風點火,挑起事端。
但是,杜甫目前只是一個小吏,雖略有詩名,卻終歸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誰會拿這麼一個小人物來大做文章?或者,是杜甫得罪了什麼人嗎?
張xuān心念電閃。
見張xuān沉默下來,崔煥夫妻和崔穎也都不再說話,靜靜地望著他。
良久,張xuān突然抬頭來掃了崔煥一眼,淡淡道,““這杜甫是關在大理寺牢獄還是京兆府大獄?、。
““京兆府衙門。,。崔煥想了想回答道。
張xuān霍然起身大步向外行去,““你們聊,我出去一趟。,。
杜甫文字獄是京兆府尹馬盧走馬上任所承辦的第一件大案,之所以稱之為大案,原因在於此案涉及楊國忠和楊氏三姐妹。
杜甫只是一個卑微的小吏,沒有後臺沒有出身,對於京兆府來說,這種案子辦起來輕車熟路也輕而易舉。如果不是因為馬上就要過年,恐怕早就井案將杜甫流配出京師了。
馬盧正在衙門裡處理年前的最後一樁公務,突然聞聽永寧王來訪,大吃一驚,趕緊畢恭畢敬地帶著屬下等人迎出了京兆府衙門。
““卑職拜見王爺!,。馬盧大禮參拜。
京兆府是要害衙門,京兆府尹也算是上得了檯面的朝廷大臣.有資格參加朝會了。但馬盧能有今天,完全是張xuān的提攜。因此,對於張xuān,馬盧懷有深深的敬畏感恩之心。
““馬大人不必多禮,請起。,。張xuān笑吟吟地俯身扶起馬盧,旋即輕輕道,““本王聽說你這裡關了一個寫詩的杜子美,就過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