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領區走山間小路趕來的。石條山的發展,讓趙榛感到兵力的缺乏,所以他直接將禁衛軍的半數兵馬全都調集過來了。趙榛知道在這裡牽制或殲滅的金軍越多,自己的老基地就越安全。
此時,李彥仙、邵興、邵隆和邵雲率領大約一萬三千餘步兵戰士也衝了過來,此時的援軍兵力直接高達兩萬八千多人。
無數的軍隊,在金軍的周圍一一出現。這真是陰謀,對方快要包圍了他們了,現在,已經被趙榛率領著親衛軍殺了不少的金兵,更加慌亂了,如此慌亂計程車氣,讓金軍將士們的戰鬥力急速減少。
隆隆戰鼓如雷鳴般敲響,信王軍激亢的唱起了他們的戰歌!“狼煙起,江山北望······”隨即,黑壓壓的騎兵群從四面八方向金軍發動了攻擊。
趙榛帶領兩支親衛軍足足一萬人,與三萬多金兵作戰。親衛軍與金兵打了足足一個半時辰,早就疲憊不堪而且損失慘重了。面對衝殺而來的近三萬宋軍,其中還有訓練有素的一萬五千騎兵,金軍膽寒了。
一萬五千名騎兵配合著信王趙榛親自率領的一萬親衛軍,以及李彥仙的步兵們,對金兵完成一個大完美的環繞式包圍。這一次,大家顯然立下了殺心,他們把金兵全面包圍著,這是要一個不放的殺光。
老遠處的高坡上,金軍將領和都統完顏婁室看著這驚心動魄的一幕,在這分明已經漸涼的天氣下,都出汗了。
由於橫空出現地信王軍的勇悍殺敵,金軍現在與歷史上的戰略雖然略有不同,但主要攻擊方向卻一樣。本來金國打算在擊敗南宋趙構朝廷之後,再回師集中兵力攻打信王軍。而信王軍也虛張聲勢,號稱自己有數十萬將士,但其實精兵只有幾萬人,加上糧草嚴重不足,根本無力繼續擴張攻打金兵。所以,兩方面都以守為主,暗中通和。
雖然趙榛從來沒有答應過金軍使者的求和,甚至連見都沒有接見那金軍求和使者,但是雙方其實已經在實際上達成了默契,都不主動出兵攻擊對方。
但是所謂的和約與默契是最為虛假和虛偽的,信王軍與金軍的兩方人馬,其實都是因為繼續戰下去得不償失而採取的一種策略。因為金軍主力要南下,而信王軍要練兵種糧。一旦繼續開戰,金國南下吞併大量土地的策略將會延遲而出現變數。而信王軍一旦與金兵作戰,面對數量眾多的金兵挺進,下轄的糧食和牲口一定會損失慘重,更加的造成糧荒。
所以,雙方一直都不撕開臉面對戰。而信王趙榛才處心積慮的率領最精銳的軍隊,喬裝到信王軍佔領區的外面來發展。
如今,完顏婁室也看出來了。在趙構治下宋朝的軍隊中,是沒有如此眾多而精銳的,成規模地騎兵軍的。而只有幾次截殺了金軍無數牛馬羊和擊敗金軍繳獲的戰馬後,信王軍才擁有了大量騎兵的。所以,完顏婁室完全可以肯定,對面來的就是喬裝成宋軍的信王軍。
不過,即使是知道人家是信王軍,完顏婁室也沒有辦法。金軍主力現在正在攻打南部,正取得輝煌的戰果。在趙構的小朝廷中,〃苗劉之變〃被鎮壓後,宰相朱勝非引咎辭職。趙構任命呂頤浩為相,張浚知樞密院事。
宋高宗趙構見金軍大舉南下,時局危險,隨即下令把江寧府改名為建康府,於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由杭州北上,進駐於此,行都隨移。他此時號令抗金,在江淮一帶開溝引水,以阻擋金朝騎兵,還指派張浚為川陝宣撫處置使,授權他到陝川組織抗金斗爭。李彥仙名義上就是屬於他的管轄之下。
而趙構此時,仍未放棄向金求和的主張。他一到建康,即派洪皓為“大金通問使”,派洪皓給完顏宗翰帶信求和。金軍不允對方的求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