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腦中,真是神槍!就是真的高龐將軍也沒有殿下的神術。”
趙榛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這座石堡是分階層的,在外頭,是一圈最為高大的外牆。而裡面,是依照山巒地形而一層比一層高。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這種堡壘的建築感覺很怪,這是西歐堡壘的風格,是趙榛設計的。
主堡上主要是軍隊駐紮著,在主堡的邊上,還有幾個副堡。有幾個也是駐紮戰士們的。剩下大多都是住百姓們的。
幾萬百姓和一萬餘戰士,在短短的一個月裡,用石頭和燒製的磚砌成這樣,不得不說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本來趙榛覺得,萬里長城的建造困難。看看這些人在自己槓桿工具與的啟發下,在牆磚燒製的技術下,非常迅速地建設成了這麼一座堡壘。讓趙榛覺得,逼一逼那些樸實勤勞的百姓,建成那萬里長城,也是可以的。
城堡的內牆,還是貼著厚重的夯土。幾米厚,不好看,但實用,外面再用力也無法推倒城牆。
這個城堡在日後會有一個名字,叫青石堡。因為,這城堡是用周圍的青石和青磚砌成的。為了避免將來大舉進攻的金軍斷了自己的水源,延著青石堡,一切的建築還在繼續。尤其是山下山泉的控制權,趙榛已經在那裡建立一個新的城堡了。
現在,趙榛要給自己的新領地一點點的建設,但一口吃不下一個胖子,只能一點點的建。好在,這是一種可以看見的變化與速度。趙榛盤算了一下,自己在這裡,至少可以牽制三萬甚至五萬的金軍。到了那時,他可以不必擔心與自己配合作戰的陝州城李彥仙,如同歷史上一般,因為兵敗城破而跳河自盡了。
可趙榛對自己一味的保守發展還是不滿意,他覺得,是時候要向周邊的金軍舉起屠刀了。
現在的親衛軍左右兩軍人馬全部滿員,所以,他要主動發動進攻。他,要以中條山為據點迅速擴大地盤,打擊金軍。為信王根據地的發展提供時間,團結友軍,牽制金軍的有生力量。
一邊吃著,趙榛在思考著問題。眾將士與趙榛剛剛吃了完飯,恰在此時,城堡內的鐘聲響了,趙榛聆聽著,是“鐺鐺鐺”的聲音。趙榛立時起身,說道:“有客人來了,你倆去繼續操練軍隊戰陣,讓戰士們多熟悉熟悉,以免戰鬥的時候出錯而丟了性命。我去見見來人。”
趙榛在城堡建的鐘是一口大鐘,這鐘在塔樓的上方,觀察的戰士從上面可以看到一切。發現了來了人,就敲鐘。如果是敵襲,就會擊打戰鼓。
來人也很吃驚,那是一隊一身黑衣的騎士。這隊人馬有些風塵僕僕,領頭的那名使者的下巴上長出了長長的鬍子。在他的胯下,是一匹高大的駿馬,而且他們不是一匹馬來的,個個一人雙馬。
堡壘的城門開了,在幾名衛兵的引領下,使者帶著這隊人馬進入城堡,他們手中的馬也給牽走了。
來的這些人一路向著四處望去,他們的心裡也是模糊不定的。他們曾經來過中條山,怎麼這好好的山上,一下子就多出了一座石城來了。要知道,在那個時候,這樣的建築是不可能一下子就建造好的。再說,不是險關要塞,是不可能有這樣的佈置。
換言之,這樣的建築,按照道理,一般都是因該在趙構朝廷的控制之下的,哪怕這裡是信王趙榛手下人建的。可因為與宋軍佔領地接壤,一旦為上方所知,說不定就要被趙構小朝廷沒收或者調兵來。
其實這個道理趙榛明白,他也就是打個時間差,一等他出兵攻金,平定了周邊地區,這座石堡才會真正屬於他的。那時,趙構想要,就得撕破臉出兵。但說到出兵,恐怕趙構很快就被金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