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相互攻擊,爭取更大的領地和權益。
在戰爭中失利的諸侯,失去領地之後,屬下的武士便成為浪人,混同一些商人到大明東南沿海地區,進行搶劫掠奪,於是被稱為倭寇。
明太祖為了防寇,曾在山東、浙東、浙西、江南、江北等海防要地,築城十六座,藉此堅固的工事,來對付倭寇,並且派遣大臣在沿海各地增建戰船,加強兵力,還不時巡視海上,維護海防。
到了永樂年間,明成祖下令沿海的守軍,必要時得伺機的出海,剿滅海寇。
在永樂十九年時,倭寇聚集數千人,大舉進犯遼東地區的沿海一帶,當時的總兵劉榮,率領了明軍,在遼東的望海堝設下重兵埋伏,並以巨炮轟擊,終於一舉殲滅登陸上岸的倭寇。
決戰時,死於重炮轟擊下的倭寇,不計其數,除此之外,遭到斬首的有千餘人,活逮生擒者也有數百。
自此之後,倭寇再也不敢侵犯沿海各地,近百年來,只有小規模的騷擾而已,而東瀛倭國則仍然進貢。
這種情形直到東瀛再一次進入藩侯混戰,才又漸漸猖獗起來,直到嘉靖年間,到達高峰。
JZ※※※金玄白見到高橋五十四又跪了下來,左手一伸,發出一股氣勁,把他託了起來,道:“你不必如此多禮。”
高橋五十四恭敬地道:“是,少主的話就是命令,屬下一定遵從,絕對不敢違反。”
金玄白問道:“剛才田三郎說你們是追蹤天羅會殺手而來,到底是怎麼回事?”
高橋五十四把經過情形簡單扼要的說了一遍,金玄白才明白服部玉子已經下令南京的八組忍者,停止了血影盟所有對外的聯絡,不再接任何暗殺的任務,所有的忍者,迴歸原先的身份。
這也就是說,原先以何種職業作掩護的忍者,都回到原有的崗位,做原來的事,夥計還是夥計,工人還是工人。
至於原先機動配合的風、林兩組,由於在八組忍者之中,實力最強,故此服部玉子並沒加以解散,而且還分派他們監視原先出重金委託他們要暗殺朱壽和朱宗武的西廠人員。
由於風神吳恕和雨將田璧雙兩人留在南京,在沒能找到血影盟暗殺組織接下任務後,又找到了天羅會這個殺手組織,於是風組和林組兩組忍者,改為追查天羅會行蹤,並且一天兩次,把追查的情形,稟報留在南京的負責人。
這一回,天羅會聯合了三義門和大江幫,執行追殺朱壽等人的任務,全部都在忍者的監視下。
由於朱壽等人在滸野關臨時分成兩路逃亡,故此天羅會也分成兩路追殺,一路由會主童太平領著大江幫的幫主侯三和三義門的劉峻、關勇等追往虎丘。
而另一路則由天羅會的副會主商金珠領著大江幫的雙頭蛟利高升和三義門的張衝從山塘河往楓橋而去。
大橋平八郎和高橋五十四兩組人馬,一共二百二十人,包下了五條貨船,隨後追蹤,由於不敢靠得太近,在滸野關停泊下來時,沒發現這批人已分為兩路,只跟到了天羅會副會主商金珠等一批人。
他們跟到了楓橋,發現對方人數少了一大半,只剩下一百多人,而被追殺者也只有寥寥的三十餘人,當時便警覺情況不妙。
由於他們奉命要全盤監控天羅會,如今天羅會眾有一大半消失蹤影,他們無法完成任務,只得設法摸清全部的狀況,才能回去交差。
就在那時,天羅會在副會主商金珠一聲令下,派遣手下殺手,會合三義門和大江幫的幫眾,進行圍殺任務。
當時,雙方人數雖然相差甚遠,不過朱壽的隨員由正一派道士、喇嘛教的法王及錦衣衛校尉們所組成,戰鬥能力較強,雙方經過二次混戰,死傷都極為慘重,尤其是三義門和大江幫死了近六十人,才將朱壽的部下制住,也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