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這個軍校的計劃感興趣,而且這座軍校也需要有人來負責,眼前這個王守仁就是個極佳的人選,因此只見周重聽完笑了笑,轉身從書架上拿出一疊紙張。上面是他對軍校的一些構想,然後鋪在桌子上清咳一聲。這才對王守仁做了一個詳細的解說。

“伯安兄,我準備在總督府中成立一所軍事學院,或者稱其為軍校,這所軍校與我大明那些教授四書五經的書院不同,因為它是一所給武人建造的學院,軍校裡只會傳授兵書韜略,另外還會朝廷軍事化管理,讓這裡的學生提前適應軍隊的生活,可以說從這裡畢業的學生,日後都會成為大明軍隊中的中高階將官。”

周重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著又道:“另外這裡的學生從一開始就會接受忠君愛國的教育,這樣一來,就可以增強大明軍隊的忠誠度,只要朝廷再稍做防範,就不必擔心軍隊會被某些野心勃勃之輩控制,甚至可以說,只要朝廷控制了軍校,就相當於控制了大明的軍隊!”

大明和前宋一樣,對於武人都是採取壓制的態度,特別是在土木堡之戰後,大明勳貴的精華損失殆盡,再也無力與文官爭奪朝堂上的控制權,結果整個大明就成為了文官的天下,武將的地位再次降到了最低點,甚至比宋朝還不如,畢竟宋朝的武將還可能進入朝堂參與朝政,但是明朝的武將卻徹底的失去了政治上的影響力,甚至連軍隊的控制力也正在逐步喪失。

比如大明就流行文官帶兵,天知道那些文官是怎麼想的,竟然連武將最後的一塊自留地都給奪了過去,相比之下,宋朝的武將至少還可以單獨帶兵,甚至還出過不少名將,但是再看看明朝,除了明初那些開國大將外,之後也只有一個戚繼光可以稱之為名將,但這個名將卻還是靠著張居正這個文官的庇護才能一展抱負,由此可知大明的將軍是多麼的可憐。

也正是武將的地位極其低下,甚至一個武將在見到比他低兩級的文官時,都會感覺矮上一頭,就算是在領兵作戰之時,他們依然處處受到文官們的節制。

比如周重手下的神瑛可謂是大明的一員老將,他大半輩子都是在文官們的壓制下帶兵,最後好不容易才得到一個涇陽伯的爵位,卻還差點被文官們給搞死,幸好他遇到了周重,最後甚至連京營都不願意呆,而是不顧年近古稀來到總督府帶兵,甚至現在都呆在馬六甲不願意回來,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周重手下幹活十分自由,不受處處受制於文官,這讓他再次找到了武將的尊嚴,所以哪怕在南洋吃苦,他也不願意去北京擔任京營的將官。

周重早就看到了大明武將的尷尬地位,不過他也知道,這種情況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同樣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變的,甚至就算是正德,他也對這種情況無能為力,畢竟現在文官集團已經完全控制了大明的上上下下,正德也需要藉助文官們的力量統治自己的國家,所以他不敢也不能改變這種情況。

周重之所以開辦軍校,其實也有想要改變大明武將地位低下的問題,在初期可能還顯露不出效果,但是周重相信隨著這些軍校學生慢慢的佔據軍隊的中上層,到時這些人就會結成一個天然的聯盟,文臣們想要像以前那樣任意的揉捏武將,也將變得十分困難,甚至可能還會引來武將們的反擊,到時根本不用別人做什麼,這些聯合起來的武將就會一點點的改變自己的處境。

不過對於上面這些改變武將地位的想法,周重卻沒有當面告訴王守仁,畢竟對方也屬於文官,不過看對方似笑非笑的樣子,周重估計這位大聖人恐怕已經猜到了這一層,只是他也並沒有說破,想必王守仁也清楚的知道,一味的打壓武將,對於大明並沒有什麼好處,還不如藉著軍校來提高一些武將的地位。

“總督大人開辦軍校,的確是個高明無比的招數,相信有了軍校之後,我大明必定擁有無數的良將,只是這件事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