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20年以來。東南亞小國對華夏帝國南海海域權益所造成的損害罄竹難書,已經成為了華夏帝國政府和民眾的一塊心病。

對於華夏帝國這樣一個大國來說,在南海海域問題上屢屢遭到這些彈丸小國的挑釁,無疑是對大國尊嚴的一種嚴重損害,對於民眾的愛國情感也是一種踐踏。

這些年以來。華夏帝國民間輿論以及政府都有意識解決南海問題,但是由於帝國海軍力量的虛弱,使得帝國在很多具體行動上有心無力,使得東南亞國家在南海問題上越發猖狂。

不過,當華夏帝國兩支航母編隊在國慶閱兵上正式亮相,並且在國慶後高調出訪之後。東南亞小國的領導人頓時慌了神。

這些東南亞國家的領導人心裡清楚,他們此前之所以能夠在南海問題上佔盡華夏帝國的便宜,無非就是看準了華夏帝國沒有深藍海軍的弱點,再加上美利堅帝國在亞洲地區的龐大艦隊支撐。

但是,當華夏帝國擁有兩支強大的航母編隊之後,華夏帝國海軍的力量已經可以延伸到南海海域的每一個角落。這樣一來。華夏帝國在這一區域的劣勢就被消弭於無形,華夏帝國對南海的威懾力量急劇上升。

此外,美利堅帝國在亞洲地區的退縮,也讓這些東南亞小國失去了靠山,它們無論如何也不敢赤膊上陣,和華夏帝國正面對抗。

就在華夏帝國和‘瑪卡科技’對東瀛政府和右翼財團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它們對二戰時期所犯下的罪行進行鉅額賠償的時候。美利堅帝國出人意料地選擇了迴避,駐紮在橫濱港的美利堅帝國第七艦隊藉口進行檢修,在第一時間返回了夏威夷。

美利堅帝國此舉無疑在表明,它已經無法壓制華夏帝國快速膨脹的軍事力量,美利堅帝國的亞洲政策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在‘海城協議’簽訂之後,美利堅帝國也是逐步地削減了自己駐紮了亞洲各個軍事基地中的部隊、戰機和軍艦,慢慢地從自己經營了半個世紀的亞洲地區退出。

這一次,華夏帝國公然宣佈派遣‘帝都號’航母編隊前往美利堅帝國的後花園古巴進行訪問,無疑是對美利堅帝國最大的挑釁。但是出乎東南亞小國的意料之外,美利堅帝國除了透過外交途徑進行口頭抗議之外。只有動用自身在巴拿馬運河的影響力,阻止‘帝都號’航母編隊直接透過之外,再也沒有做出什麼激烈地反應。

種種蛛絲馬跡表明,如今的美利堅帝國已經無法壓制住華夏帝國,至少在亞洲地區。華夏帝國正在恢復數千年以來的傳統。

當這種認識出現在東南亞各國領導人心裡的時候,他們終於意識到,兩千多年以來,華夏帝國作為亞洲中央帝國的地位正在逐漸獲得恢復。

在東南亞所有人的骨子裡,華夏中央帝國的早已經根深蒂固,無可取代,若是華夏帝國虛弱的時候,這種感覺還不明顯,但若是華夏帝國恢復了元氣,所有的亞洲國家陡然產生了俯首膜拜的本能衝動。

就如同是草原上的生物,對位於食物鏈最頂端的獅子王發自骨髓深處的恐懼!

因此,在‘遼東號’航母編隊剛剛航行至羊城海域,準備接收羊城和香江的最後一批30艘萬噸巨輪的時候,東盟組織和華夏帝國存在領海糾紛的八個國家幾乎不約而同地向華夏帝國派出了特使,意圖就南海問題和華夏帝國展開磋商,以求獲得華夏帝國的原諒。

用一些歷史學家的話來說,‘亞洲,是華夏帝國的亞洲’,這句話在特定的時期,總能夠顯示出巨大的威力。

雖然美利堅帝國和其他的強國趁著華夏帝國積弱百年的時候,大肆在亞洲各地部署軍事力量,並且透過經濟手段直接或者間接地控制了亞洲的不少小國,但是當華夏帝國實現復興,擁有龐大的力量之後,亞洲地區的主導權、控制權就會輕而易舉地回到華夏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