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支隊作為進攻九江的尖刀部隊。
波田支隊的實力相當於日軍的一個旅團,而支隊長波田重一的軍銜卻比一般旅團長的少將銜還高一級,他是中將支隊長。波田支隊的成員大部分是臺灣人。甲午戰爭後,中國在黃海大戰中敗在日本人手裡,美麗的寶島割讓給了日本,臺灣成了日本的“領土”,臺灣人也威了天皇的“臣民”,許多臺灣人起了日本名字,波田支隊的官兵習慣了臺灣的亞熱帶氣候,武漢又是出了名的火爐。因此,岡村寧次認為,選擇波田支隊進攻武漢,是最理想的選擇。
岡村寧次同波田倆人密商了三天,決定對九江採取偷襲。
7月22日晚上,大約**點鐘時,夜色如墨,微微細風,九江城內的第二兵團指揮部,張發奎正在同房東王老漢下棋。走了沒幾步,張發奎便聽到窗外的雨聲,心裡不覺煩躁起來,他推開棋盤,站起來走到門口,只見門外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不覺自語道:
“這鬼天氣,真是糟糕透了,鬼子就是進了九江城,恐怕我們還不知道呢。”想到這裡,他實在不放心,便拿起電話,與第十八軍軍長黃維通話。叮囑他說,“今晚天氣惡劣,要提高警惕,防備敵人進攻。尤其是姑塘第十一師,要加強值班。”最後還強調說,“彭善師長今晚不能上床睡覺。”
半夜,狂風大作,長江及鄱陽湖的水面上,波濤怒吼,攪海翻江。浪濤聲、風聲淹沒了日軍數十艘軍艦的馬達聲。’波田支隊迅速在姑塘登陸。守軍哨兵發現後嗚槍報警,等部隊起床,日軍已衝到了營房前。張發奎急令第十一師反擊,同時命令第十五師、第一一八師增援,務必於拂曉前將波田支隊趕下湖。
天亮了,張發奎滿以為日軍已被趕下了湖,誰知他拿起望遠鏡一看,競被嚇得呆若木雞般愣在那裡。映入他眼簾的是日軍的幾十架飛機輪番地轟炸,湖面上淨是日軍的軍艦,增援的兩個師被炮火攔在半路。第十一師孤軍奮戰,被波田支隊攆得四處逃散…張發奎急調四個師增援,卻如泥牛人海無濟於事。24、25日兩天,反擊失敗。25日晚上,波田支隊和第一r。六師團蜂擁攻入九江城。
蔣介石對日軍在九江登陸十分氣憤,連下了三道命令,要張發奎奪回九江。張發奎是進是退決心難下,他手中的預備隊第四軍,在北伐攻打汀泗橋、賀勝橋時,被譽為“鐵軍”。
這是他起家的老本,他估計敵人攻勢太猛,第四軍拉上去恐拍也難以扭轉乾坤。前思後想,他決定不做血本無歸的事,如果部隊拼光了,以後還憑什麼來打持久戰?權衡再三,再三權衡,張發奎做出決定,不能進只能退。
26日晚,張發奎一聲令下,中**隊全線向牛頭山、金官橋、十里等地轉移。
九江陷落,對蔣介石是個巨大的打擊。他沒想到九江會這麼快落入敵手,以後在多次會議上,只要一有機會,他就大罵特罵張發奎,就差沒把他的祖宗八代都罵出來。接著,下令由第二兵團司令薛嶽接替張發奎的職務,讓張發奎靠邊站。
岡村寧次拿下九江,沒再繼續追擊。原因是他的部隊普遍得了霍亂,岡村寧次遷怒於中國的老百姓,下令在九江城內捉拿染病的人。
遵照他的命令,九江所有生病的老百姓統統被抓去活埋,無一倖免。
(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九章 烏龍廟
就在日軍節節推進之時,高飛之26師接到了防禦烏龍廟之任務。
而他們的對手,即為日軍之第十師團。
防禦烏龍廟三天以上,這是蔣介石親自對高飛下達的命令!
負責防禦第一線陣地的,是新任獨立營營長金鎖柱!
鬼子的戰術果然是一陳不變的,大家剛剛胡亂地吃了些東西,敵人的飛機就出現了,對著烏龍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