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隊主力一舉殲滅于徐州附近。四月,日軍從平、津、晉、綏、蘇、皖一帶增調13個師團,共30餘萬人,配備各種重武器,輔以飛機數百架,分數路向徐州做軸心包圍。
蘇北之敵已陷高郵、寶應,迫淮陰;並以一部由鹽城、阜寧趨海州,轉向新安鎮方面,與郯城南下之敵會合,向邳縣西進;次後,敵復採用由徐州遠後方實行戰略迂迴的計劃,北面由濟、寧方面增兵攻取金鄉、魚臺、鄆城;南面由懷遠方面增兵,以一部進陷蒙城,向永城疾進,另以土肥原第十四師團強渡黃河,然後攻取荷澤南下,企圖以南北鉗形迂迴之勢,在徐州以西截斷隴海路,截斷60萬中**隊的給養供應線及退路,並防止西面部隊東進增援。
臺兒莊一戰取得勝利,大大鼓舞了國民黨軍統帥部抗日的勇氣,在短時間內,從各地抽調了大批部隊,欲與日軍一決雌雄。聚集在徐州附近地區的部隊已有64個師及3個旅,總兵力達60餘萬。然而多數部隊裝備窳劣,並且是經過長途跋涉的疲憊之師,很難與裝備精良的日軍抗衡。而徐州一帶平原,正是敵方機械化部隊和空軍得以發揮威力的地區。面對如此局勢,**如不迅速採取反包圍或脫出包圍圈的措施,就有在徐州地區遭受全殲的危險。
一直主張在徐州地區與日軍決戰的蔣介石深感情況嚴重,4月7日,他聽取了軍令部對敵我態勢的情況判斷:敵向徐州包圍運動中,我應乘敵兵力分散,且離開據點的機會予以各個擊破。第五戰區應對魯西南之敵暫取戰略守勢,以優勢兵力先行擊滅超越淮河之敵。第一戰區應集中新銳兵團擊破侵入魯西之敵。
蔣介石同意了軍令部的意見,並於7日夜命令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按照上述判斷變更徐州地區的戰略部署。
8日上午,蔣介石突然接到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的急電:日軍土肥原第十四師團主力已正準備由濮縣以西渡過黃河,向荷澤迫近。
這一訊息使蔣介石吃了一驚。本來,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在作戰指導上和統帥部之間一向頗有分歧。他雖然下了變更戰略部署的命令,但李宗仁能否執行,使他放心不下。現在,土肥原師團一旦攻陷荷澤,就等於開啟了通往豫東平原的大門,隴海鐵路隨時可能被敵切斷,徐州也將陷入敵徹底包圍之中。
在此危急關頭,蔣介石決定飛赴鄭州,親自指揮作戰,並派林蔚、劉斐二人前往徐州,督促李宗仁迅速貫徹執行新的戰略計劃,以圖扭轉危局。
蔣介石的“美齡號”座機和七架護航的戰鬥機在鄭州機場次第降落時,已是黃昏時分。夕陽從雲層中掙脫出來,金色的餘輝給機場和周圍的建築物塗上了一層亮色。停機坪前,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參謀長晏勳甫、副參謀長張諝行等,已率眾幕僚恭候多時。
程潛,字頌雲,1882年生於湖南省醴陵縣北鄉長連衝。程潛資質聰敏,15歲時,賦詩作文已可援筆立就。後終生酷愛五言古詩,留下詩詞數百篇。其詩古樸蒼勁。雄健豪邁,以詩敘史,氣魄宏大,曾被章土釗等文壇名士譽為一代鍾呂之音。
1898年,程潛赴省應試,考取秀才。後又考取嶽麓書院正課生,習舉業以應科試。在此期間,程潛思想漸漸發生變化,認為中國大勢日就危亡,非有一種大變革,不足以振起人心。“庚子之亂”後,程潛再也不能坐視列強肆意侵略中國,斷然決定結束對中國經學及文學十餘年的學習研究,棄文從武;於1903年春以名列第一的成績考取湖南武備學堂,從此開始了他漫長的軍人生涯。
1904年,程潛赴日學習軍事。不久,與黃興、宋教仁等人結識,接受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的薰陶,翌年參加了孫中山在東京建立的中國同盟會,從而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