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我等,如何看待西川之人?諸公又有何顏面去教導子孫,治理地方?”

忘恩負義這種事情好做不好說,尤其是對這些一輩子最是顧惜名聲計程車大夫來說,要他們堂而皇之擺明了恩將仇報去攻打人家,還真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臉不紅心不跳地說出來。

“那依孝直之見呢?”劉璋現在已經徹底沒主意了,看法正說得這麼義正詞嚴,頓時又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了。法正低頭想了想,這才開口道:“主公,依正之見,趙將軍在漢中開田養兵,雖是有損我西川,但是未必是有心為之。再者,趙將軍也是當世名將,又是劉皇叔麾下大將。一旦妄動刀兵,只怕我西川百姓兵連禍結,從此即將永無寧日了!

“那依孝直的意思,還是不發兵了?”劉璋聽了法正的話,頓時又傾向於不打仗了。事實上劉璋自己就不是個喜歡打仗的人,能不打仗對他來說是最好的選擇了。

法正思索良久,這才開口道:“主公,您看不如這樣:我等派遣一人前去南江城,就言奉主公之命,為答謝其剿滅張魯,特設宴款待趙將軍。於席間埋伏下兵馬,待其人到之後一舉擒獲,逼迫其退出漢中!如此一來,也可不傷人命,而奪下漢中。”

法正話裡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做事留點後手,別輕易和劉備集團徹底鬧翻臉,否則的話以後西川可就沒安生日子了。不得不說這個提議倒是很對劉l章的胃口,生性比較懦弱的他,向來對戰爭沒什麼興趣。聽了法正這話,也是忙不迭地點頭道:“正是正是,孝直所言確是穩妥,未知何人願去南江行事?”

劉璋這話一出口,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將目光投向費觀。原因無它,這種事講究的就是出其不意,最好是熟人下手才行。西川眾人之中要論和趙峰的交情,就屬你費觀和他最熟了。

現在你不去,誰去?

生平罕有地成為眾人目光的焦點,費觀卻一點成就感都沒有。畢竟大家不是要他去做什麼好事,而是讓他去搞陰謀,這種事除了那些天生的陰謀家,沒幾個人喜歡去做的。更何況要費觀也清楚,以趙峰的本領,讓自己去暗算,成功的機率絕對不會太高。因此面對眾人期待的眼神,費觀的抉擇是視而不見。他這一視而不見,氣氛就有些冷場了。

“嗯?”劉璋限見眾望所歸的費觀並不挺身而出,正想主動點名之時,卻聽得一人言道:“主公,孟達不才,願去葭萌關,為主公分憂!”正是孟達。

“好!關鍵時候,還是子度當仁不讓!”

劉璋眼見孟達主動請纓,也是鬆了一口氣。黃權看了看一臉興奮的孟達和出謀劃策白勺法正,心裡不其然有些打鼓。

“法正和孟達嘛時候變得這麼忠義了,一個出謀劃策,一個主動請纓?“黃權素來知道他們二人的性格,眼見他們此番奮勇爭先,也是頗覺奇怪。“難道他們和趙峰裡應外合?”

黃權腦海裡突然閃過這個念頭,這個念頭一經閃過,頓時黃權不由得打了個哆嗦。回想起往事,黃權似乎明白過來點什麼:正是法正在六路大軍攻劉備之時,出謀劃策讓劉璋將兵鋒轉向南中和漢中,讓劉備壓力大減從而逃過一劫;也正是法正和孟達,在劉備借道攻打漢中的時候,一力玉威此事;現在讓他們去對付趙峰,那結果就不言而喻了。

想到這一切,黃權也是嚇出一身冷汗。但是接下來,他發現一件更加恐怖的事情:這些事情部是他自己揣測的,根本就沒有絲毫證據。況且眼下孟達和法正表現得那麼忠義,自己要是有所反對,別說劉璋肯定不會相信,反而會讓自己顯得很尷尬。

不過黃權到底不是笨蛋,很快他就想到了,一個不算太差的應對之策。“主公,趙伯濤智勇過人,還需慎重行事。萬一事敗,劉備必然發兵來攻,主公不可不防啊!”黃權平復一下自己的心情後諫道。